雨季高发,如何做好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019-07-24 网友投稿佚名4860
核心提示: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强降雨天气也逐渐增多,水质极不稳定,也就导致了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率提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一方面,夏季高温期养殖动物生长速度加快,投喂量增加;另一方面,在高温强降雨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强降雨天气也逐渐增多,水质极不稳定,也就导致了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率提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一方面,夏季高温期养殖动物生长速度加快,投喂量增加;另一方面,在高温强降雨期维持良好稳定的养殖环境更加困难。

养殖环境变化

1、池塘温度快速下降:雨水温度常低于养殖池水温度,短时间大量雨水进入池塘后,池水温度下降幅度较大。

2、pH值变化较大:养殖水体通常偏碱性,而雨水一般都呈酸性,暴雨来袭会将大量的酸性雨水注入池塘,不仅会降低养殖水体的pH值,还会影响水中的盐度,导致养殖水体的PH值、渗透压骤变引起养殖动物生理的过分应激和不适应,从而出现难存活或成长缓慢的情况。

3、盐度变化:雨水一般没有盐度,对于有盐度要求的养殖会导致盐度的下降。

4、溶解氧含量下降:暴雨天气往往造成低气压,水中的溶解度变低氧含量减少。另外,还会影响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也是导致水中氧气减少的原因。

5、易出现转藻或倒藻现象:强降雨后,水环境变化剧烈,适应能力差的有益藻易出现死亡,而适应能力强的有害藻易大量繁殖,从而导致转藻或倒藻的发生。

应对措施

1、提高水体藻类丰度

降雨前2~3天,使用光合细菌培藻培菌产品,提高养殖水体中藻类的丰度。

2、稳定水质

连续阴雨天可以少量多次解毒净水产品,有助于水质稳定。对水质变清的池塘,可投放生物菌肥、复合肥料等,以保持池塘有足够的肥量让藻相和菌相平衡。

3、定期改底

进行改底,池均匀抛洒,日常使用300g每亩每米,底质严重恶化时用量增加到500g每亩每米,次日再使用一次。若细菌超标则在强降雨前使用氯制剂、碘制剂进行杀菌消毒后,及时补充有益菌,以防雨后返底导致细菌大量滋生。

4、提高抗应激能力

降雨前后泼洒抗应激产品幸福100,提高水产动物抵御各种应激的能力,减少由天气变化、换水、换料、运输、拉网等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养殖风险,改善饵料系数。

5、增强免疫能力

定期使用幸福100拌料内服,维护胃肠道内有益微生物菌群,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有效抑制肠道病害的发生,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6、提高水体溶氧量

由暴雨导致的养殖水体溶氧量大幅下降,应该及时开动增氧机或使用增氧剂,提高养殖水体含氧量,防止因池塘缺氧出现伤亡。同时适当控制饲料投喂,尽量少投或不投饲料,以此来降低池塘有机物耗氧量,减少养殖动物活动量。

出处:水产门户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