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五月瘟”又被称为“五月魔咒”、“黑色五月”、“麦黄病”起底“五月瘟”的发病机理

   2019-09-26 网友投稿佚名4580
核心提示:  小龙虾的“五月瘟”又被称为“五月魔咒”、“黑色五月”、“麦黄病”等,一听名字就觉得很恐怖,实际上小龙虾的“五月瘟”指

 

小龙虾的“五月瘟”又被称为“五月魔咒”、“黑色五月”、“麦黄病”等,一听名字就觉得很恐怖,实际上小龙虾的“五月瘟”指的就是在五月份小龙虾的疾病同时大面积的爆发,且至少为2种或者2种以上的并发疾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因此很难察觉,待到发病的时候再想去治疗根本不可能,没有任何的特效药可以根治小龙虾的“五月瘟”。

一、起底“五月瘟”的发病机理

小龙虾养殖在五月份大量发病的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进入五月气温的升高。气温升高会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容易溢出,导致溶解氧较低。溶解氧低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1、溶解氧低导致动物体质弱。小龙虾是底栖动物,而并非鱼类。因此小龙虾对氧气的需求量远远大于鱼。当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低时,小龙虾会爬草、爬边,活动减少,食欲降低,抵抗力弱,免疫力低,容易得病。

2、溶解氧低的情况下,五月后温度的逐步升高导致致病菌日趋活跃。大部分致病菌都是厌氧菌,溶解氧低导致水体净化能力弱,致病菌活跃。

3、温度升高就会导致池塘生态系统的一系列的变化:

①池塘底部发热、发酵

温度升高加上养殖户朋友们的投喂量增多会导致池塘的底部残饵、粪便等显著增多,其结果就是底部发酵、发热过于严重,且此过程或导致池塘底部消耗大量的溶解氧,造成低氧的情况;

②高温导致水草开始腐烂

养殖户朋友们前期普遍选择种植伊乐藻,但是伊乐藻不耐高温,伊乐藻的腐烂会导致水草进行光合作用的效果大大降低,产生的氧气也随之降低,同时腐烂的水草会沉积在池塘的底部造成池塘底部的二次缺氧;

4月份-5月份是小龙虾的快速生长期,加之我们为了追求高产量,导致此时池塘的密度显著的上升,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小龙虾的耗氧增多,易出现低氧的情况的发生。进入五月后,温度逐渐上升和由此带来的低溶解氧环境是导致五月瘟的主要原因。这也就是五月瘟名字的由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