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烂鳃病诊断症状特征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2019-09-16 网友投稿佚名11950
核心提示:  [病原病因] 多种弧菌、真菌大量繁殖感染导致黑鰓。  此病一般都发生在水质不清洁、溶氧量低、池底积污严重的池塘,有的池

[病原病因] 多种弧菌、真菌大量繁殖感染导致黑鰓。


虾的养殖过程中,烂鳃病诊断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此病一般都发生在水质不清洁、溶氧量低、池底积污严重的池塘,有的池底含铁、铜离子较高,酸性较大,也容易发生此病。


此外,饵料中缺乏维生素C也是引发此病的原因之一。


[症状特征] 病虾鳃部颜色先变成红色,再逐步生成黑色斑点,鳃丝呈灰黑色,镜检可见鳃丝残缺破损坏死,局部有糜烂溃疡现象。


鳃丝坏死失去呼吸机能,导致对虾吃料减少,活力差,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


[症状特征]


①所有虾类都能感染。


②此病主要流行期为7 ~ 8月,9 ~ 11月呈散发性,病程呈慢性。


③池底或水质污浊老化的虾池常见此病。


[危害情况]


①危害对象主要是成虾,轻则影响虾的呼吸,重则导致虾体瘦弱死亡。


②发病率在10%以下,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


③影响虾的摄食和生长,一般在蜕皮时死亡,或在低溶氧时大批死亡。


[预防措施]


①每亩用生石灰100 ~150千克清塘消毒,或用漂白粉10~15千克全池均匀泼洒,做到彻底清塘。


②苗种下塘时用2%~3%的食盐水浸泡10~ 15分钟。


③每隔20天对水体消毒一次,同时投喂药饵3天。


④每半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或漂白粉,交替使用。生石灰用量1米水深每亩8~ 10千克,漂白粉用量1~ 1.5毫克/升。


⑤平时注意保持养虾池的良好水质,养殖水体中的残饵、污物应清除干净。


保持养殖环境卫生安全,水中溶氧保持在4.0毫克/升以上,以免污染水质引起烂鳃病。


⑥在冬季要结合清塘,加强池底改良措施,若是铁离子高,要先设法降解金属离子;若是酸性大,要用生石灰中和酸性。


⑦用一些氨基酸肥水膏肥水,每10-15天用一次芽孢调节水质,2- 3天后用一次生物菌比如em菌确保虾池良好的生态环境。


[治疗方法 ]


①聚维酮碘进行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次。


②按每立方米养殖水体2克漂白粉的量,溶解于水中,全池泼洒,疗效明显。


③二氧化氯2 ~ 3毫克/升浸洗。


④在饲料中加入0.2%的复方新诺明或0.05%磺胺嘧啶+0.05%诱食剂。每日投喂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⑤用强氯精0.3毫克/升或漂粉精0.5毫克/升化水全池泼洒。


⑥强力杀菌消毒剂0.8~ 1毫克/升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次。


⑦溴氯海因0.3~ 0.4毫克/升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 ~ 3次。


⑧每千克水加氟哌酸2 ~ 3毫克,浸洗病虾20 ~ 30分钟,或每千克水加15 ~ 20毫克的甲醛混合后,让病虾药浴10~ 15分钟。


⑨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5毫克/升消毒池水;结合内服多维,vc和五黄粉和硬壳离子钙。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