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病害预防的主要措施

   2019-09-09 网友投稿佚名4100
核心提示:高密度养殖小龙虾, 也容易出现高风险。 别担心,只要了解病害预防措施, 就能帮你轻松渡过养殖“危险期”! 龙虾病害要以防为主


高密度养殖小龙虾


也容易出现高风险。


别担心,只要了解病害预防措施,


就能帮你轻松渡过养殖“危险期”!

龙虾病害要以防为主,一旦发病,非常难以控制,下面是我们预防前期发病的几点:

1、春季龙虾发病的一个很大诱因是缺氧,此阶段引起缺氧的主要因素是同温期比较长,温度回升速度不快,池塘的藻类得不到充分的繁殖和生长,繁殖养殖塘氧气不充足。所以建议天气不好或者气温突变时多使用强氧化型药品改底。

2、营养问题是导致小龙虾体质差和不能顺利脱壳死亡的主要原因。建议龙虾饲料中内服平衡集中脱壳的营养,同时定期泼洒活性钙和内服维生素促进脱壳,小龙虾脱壳的次数及频率远远高于河蟹,所以大家要养成经常补钙的习惯。 3、环境问题也是引起小龙虾发病的主要因素。


(1)、水体的稳定性是预防小龙虾发病的核心点,龙虾塘水草多,早晚pH变化比较大,气泡病发病率较高,后期容易被细菌感染。


(2)、长期pH高,会影响小龙虾摄食欲望,导致小龙虾吃不饱,引起体质差,也是导致后期发病的因素。


(3、这个季节阴雨天较多,池塘底部容易缺氧,致病菌繁殖速度快,所以这个阶段要定期使用生态消毒剂。


(4)、要合理化控制密度,降低风险,减少发病率,如果从症状上看属于脱壳不遂,最好是检测一下水质,尤其是pH是否偏高,如果偏高,先要稳定pH,除了外源补钙及维生素外,最好内服免疫多糖,保肝产品。同时外泼生物消毒剂,预防细菌感染。

脱壳不遂和肠炎的问题同时存在,建议减食,然后及时补钙。必须打捞出养殖塘所有死虾,深埋或远离养殖塘处理。

有些养殖户总认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现龙虾死亡现象,其实,小龙虾养殖塘很多都有偷死现象,消失于“遁地”,偷死除营养、弧菌问题外,我认为主要还是底部的硫化氢造成的,养殖过程中可以增加底部溶氧、改底。可以从四个放面入手解决问题。


一、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拌饲料预防 A、药物类型


(1)营养类(一般指微量元素、有氨基酸、维生素、矿物盐等)如健力素、虾蟹多肽、肝保乐等。


(2)免疫增强类(直接刺激小龙虾免疫系统,增强抗病力)比如免疫促长片、应激王、速补王等。


(3)活菌类:新型EM、纯生芽孢乳,纯酿乳酸菌等。

(处:抵御有害菌、提供营养、促进吸收、提高免疫力。)


(4)药物类:中药如三黄散、肝肠宝等。


B在饲料中添加“药物”的预防方法


★选择营养类+免疫增强的品种与药物类的中、西药物搭配使用;


★使用周期5~7天/15~30天;


★活菌类可长期添加,但要注意避免和药物直接配合使用;


★高温、闷热、疾病易发生期、小龙虾上岸、水质不良、水草不足时,要加强补充多维、多糖类,也可以选择一些中药添加在饲料中。

二、外用消毒 视情况选择如草本金碘、活力碘等安全性消毒剂。其好处是:(1)对小龙虾刺激小;(2)对水草几乎没有影响。 注意:高温期、梅雨天、闷热、水体缺氧时禁用杀虫剂且消毒剂也要慎用! 三、定期杀纤毛虫(根据具体情况) 4~5月要杀一次,作为预防。 四、解毒 碰到水质恶化、外水源有问题时,最好使用一些解毒类和速效改底类产品如欣怡底改、生氧底改、叠加型分解底改等,需要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下面5类毒素对小龙虾的影响: 1、水质毒素; 2、藻类毒素; 3、重金属; 4、化工水或生活污水; 5、农药。

事实上,小龙虾病害预防措施主要是根据小龙虾生长的四大要素——水质、底质、水草、营养的需求,来达到帮助小龙虾获得健康的,只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预防、勤交流,就能达到更加高效、更加专业的养殖技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商业解决方案  |  信息咨询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