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蓝藻应该怎么防控处理?
蓝藻一类特殊的藻类,在高温季节、富营养化的水体,容易滋生,并且占据一定的生态位优势,当蓝藻富集成“水华”(藻类的数量巨大造成水面漂浮有彩色的区块,称为水华)时,遮蔽阳光,造成水下其他藻类缺乏光照而死亡,以及造成中下层水体缺氧,严重威胁养殖动物的生存。因此,蓝藻不得不引起重视。
蓝藻有一些特别的“喜好或竞争优势”,如喜高温、静止、过肥的水体,蓝藻还拥有碳酸酐酶适应低碱度,对强光(光氧化)也有耐受性,具有伪空泡结构能使之在水体上下垂直移动漂浮到水面,能固氮,个体微小即“比表面积”巨大等,使得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因此防治蓝藻应该从这些特性入手。
项目 |
具体细节 |
原理 |
让水体流转 |
建议创造条件安装微孔增氧设备等,或形成微流水,让水体流转搅水增氧的同时,破坏静止的条件,避免蓝藻生长。 |
破坏蓝藻喜静的特性和占位优势,通过水体运动增加其他藻类的见光和生长的机会。 |
不乱施肥,尤其是化肥,用优质的生物有机肥代替这些化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厂家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很不合格,添加有大量的无机磷肥、氮肥来冒充,比如添加碳酸氢铵的就有刺鼻的气味等(氨味,常温下碳酸氢铵能分解,也很廉价),含有磷肥可能有一些灰白色颗粒等,这些劣质粗糙的化肥冒充生物肥,需要仔细甄别。 |
复合肥、尿素、磷肥等特别是一些危害较大的碳酸氢铵、氨水等肥料,禁止使用,推荐塘底施发酵腐熟的基肥,以及使用【硅藻旺】或【硅藻生态饵】、【八抗培藻膏】等生物有机肥适量多次地追肥。 |
高氮、高磷诱发蓝藻,雨后泛底滋生蓝藻就是这个原理,生物有机肥经微生物发酵处理之后,长效缓释,不利于滋生蓝藻。 |
秋冬季投产前要彻底清塘 |
彻底清塘,清除过多的淤泥,保留少量淤泥以利于种草,暴晒,翻耕,彻底降解,同时也处理了蓝藻留存的问题 |
彻底清塘,暴晒翻耕处理,彻底杀死蓝藻 |
禁用蓝藻杀灭剂 |
多数的杀蓝藻药物,为抗生素或除草剂等,对水体菌群或水草危害巨大,应避免使用 |
虾大小,看水草 虾多少,看水草 |
经常性用氧化性底改改底 |
日常维护使用: 1、【超强底改加强型】,2-4亩每包 2、【底力】,8-12亩每包 3、底质恶臭、水草腐烂、青苔坏死、天气恶劣、缺氧等情况下:【底污净】,200克每亩,连续12-24小时一次,可多次。 |
1、直接氧化底部还原物 2、减少“氧债” 3、压制或延缓底部沉积物的耗氧,腾出溶氧给紧急时刻的养殖动物 4、赢得缓冲时间来重新改良水色、水质 |
当水体过肥、又无增氧机等搅动水体,水面上的一些漂浮性藻类就优先生长起来,形成水华,封住水面,也经常滋生浮萍,特别是雨后转晴,生长极快,很快遮住水面,影响光线穿透,造成池底缺氧,不利于龙虾的生长,这种问题在稻虾的稻田环沟里或池塘里都很常见。
解决办法是:
1、不过度无序施肥,特别是化肥之类,有条件的装设微孔增氧设备等,让水体流动起来,能很好地避免这些漂浮性植物优先萌发生长。
2、经常性使用【超强底改加强型】1包2-4亩、【底污净】1包2-3亩、【底力】1包8-10亩来加快底部氧化分解,避免过多的肥料恶化底质。每7-10天使用一次【复合自培菌】3-4斤每亩、【复合芽孢杆菌】1袋2-3亩(活化后使用)、来加速分解投入的肥料,加快有机质转化,促进物质循环。
3、种植好水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沉水性植物是“吸肥”的“大户”,使用它们来净化水质,生长壮大,不但提供了小龙虾的栖息环境、还能吸收利用多余的营养盐,吸收氨氮、硝酸盐等,最终减少亚硝酸盐,释放氧气,避免漂浮性的藻类萌发生长。
纵观本手册,我们认识到小龙虾的养殖,需要了解和尊重小龙虾的生物学习性,养殖的本身,是建立在顺着小龙虾的习性、满足小龙虾的习性的基础上,使得小龙虾在良好的栖息环境里,“住得舒服、吃得好、隐蔽得好”,自然就不会有上草头、趴边等异常现象出现了。从实践中看,多数的上草头、趴边都是水草、栖息环境出现了问题才导致的。
可能的原因有 |
现象 |
处理措施 |
水质差、缺氧等 |
上草,趴边,甚至上岸或逃离 |
总体要求,改善水质,营造隐蔽物等栖息环境。 1、有条件的,多换水,减轻水质恶化的副作用,换水后晴天及时用生物肥【硅藻旺】或【硅藻生态饵】1包+【八抗培藻膏】1桶合用8-12亩来追肥,让水色有点绿油油,维持透明度在40公分上下,藻类产氧防缺氧。 2、在换水前、换水后的当天、次日等两三个傍晚都建议投入【底污净】200克每亩改底,氧化池底,压制或延缓底部呼吸,腾出溶氧。日常维护时,则使用【底力】、【超强底改加强型】、【底污净】 、【增氧解毒底改】等改底即可。 3、经常性(5-7天一次)使用【复合自培菌】扩培的菌液3-4斤每亩、【复合芽孢杆菌】1袋2-3亩(活化后使用)来改良水质,加快有机物分解,避免耗氧。 4、直接使用【水净源氧化型】每包5-6亩,直接转化黑臭水体,对“水质发黑、龙虾上网/上草”直接改善,这是一款基因工程菌,成本稍贵,但是最为省力的方式。 |
某些刺激性药物的使用,如赶虾药物(疑似菊酯类药物)、杀青苔药物、杀蓝藻药物等 |
上草,趴边,甚至上岸或逃离 |
避免使用对水草、微藻、小龙虾等有刺激较大的药物 |
水草过密加上池水过清导致的缺氧 |
上草,趴边,甚至上岸或逃离 |
1、疏草,将沉水性水草的种植面积控制在水面的4成左右。并且分布布局要合理。 2、按上述方法追肥 |
池塘或稻田建造/改造极不合理 |
没有深浅不一的水面,栖息、隐藏和觅食区域没有分开,造成上草,趴边,甚至上岸或逃离 |
按上述方法建造或改造养殖水体 |
可能原因 |
处理方法 |
用量 |
1、杂鱼多 |
1、进水管要用80目以上的绢网过滤 2、使用鱼藤精、茶麸等毒杀杂鱼 3、精养池不套养任何鱼类,白鲢也不建议,因作用有限。 |
鱼藤精或茶麸约5-10斤每亩 |
2、密度大,或饲料投喂不足 |
1、捕捞卖大虾,留小虾,减低密度 2、增加投喂量,按存塘量的4-8%日投喂量来投喂,温度合适,早晚两餐,早餐在6点钟,晚餐在18点钟后,晚餐占总量的7成。 |
- |
3、水质不肥,易浑水 |
使用【硅藻旺】或【硅藻生态饵】1包+【八抗培藻膏】1桶合用8-12亩来肥水,不定期重复。 |
- |
4、某些高碱高硬的水体在光合作用剧烈时产生碳酸钙结晶使得水体阶段性泛白,特别是草叶子上有“沙沙”感 |
1、处理水源,脱碱脱硬,或另择水源使用,通常高碱高硬的水体都是地下水多 2、大剂量使用扩培后的【复合自培菌】发酵液5-8斤/亩也可以很好地处理 |
|
当小龙虾受外物理机械性损伤尾扇,或池塘水草等隐蔽物缺失,小龙虾产生胁迫性应激,出现有水泡、烂尾等现象。
重新补栽或移入如水花生的水草用竹竿固定,多点成堆放置并固定,给小龙虾隐蔽栖息的环境场所,减少在底质上运动的频率或争斗,补栽或移栽后,及时使用【硅藻旺】或【硅藻生态饵】1包+【八抗培藻膏】1桶合用8-12亩来肥水,不定期重复,培育水色稍有绿油油,水泡和烂尾的现象就自动消失了。很多人或相关人员从不过问水草如何就直接消毒,并且使用一些刺激性的药物如戊二醛溶液、氯溴类、表面活性剂类、甚至蛭弧菌类等,这些方法要么刺激性大、杀藻或影响微藻产氧,毁坏水质,衍生新的问题,同时也处理不了“水泡”的问题,需要仔细甄别。
当已经产生大量的水泡或烂尾后,除了做好以上的水草补栽或移栽,肥水施肥之后,再行使用温和高效的【海得克毒】1瓶使用1.5亩,内服【芪黄素】1瓶+【海得生命素】1瓶拌喂30-40斤饲料即可康复。本方案中的水草仍然是最关键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