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肠炎的预防治疗

   2019-10-15 网友投稿佚名5180
核心提示:  有许多养殖小龙虾的朋友对小龙虾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在大江大河、川流湖泊甚至臭水沟里都能存活的小龙虾病害少,不需要好好管

许多养殖小龙虾的朋友对小龙虾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在大江大河、川流湖泊甚至臭水沟里都能存活的小龙虾病害少,不需要好好管理也能达到高效益。其实不然,在现在越来越高密度高效益的养殖模式中,小龙虾的病害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养殖小龙虾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高。

小龙虾肠炎

小龙虾大都是在5、6月份开始大量发生病害,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但其一旦发病就比较集中,且发病的池塘即使大量用药治好的概率也很低,对养殖效益的损失非常大。所以小龙虾养殖者应遵循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这个原则。


目前小龙虾的疾病是多种方面共同导致的,比如苗种、水质、饵料、水草、水体营养物质、日常管理、模式、放养密度、防病理念等等。


5、6月份,小龙虾的肠炎发病率比较高,在长期投喂高蛋白高能量饲料和饲养环境高度密集的池塘,小龙虾爆发肠炎的数量很多,肠炎是近几年小龙虾养殖中的最主要爆发病害。


小龙虾出现肠炎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有害菌较多,通过伤口、鳃、口等进入体内感染发病;摄食大量变质食物,肠道内有害菌大量滋生,超出龙虾的抵抗力范围,龙虾的吃食环境恶化。


小龙虾的肠炎主要表现症状为:肠道无食,肠道内有气泡,部分区域出现蓝色素过重等情况,大多伴随着肝脏保护膜不清晰,肝小叶萎缩,肝脏发白、颜色变浅。大虾居多,小虾情况要好一些。感染初期病虾食欲减退,继而不食,向浅水区、岸边靠近;消化道充血肿胀,有很多淡黄色的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会死亡,还会引起其它健康虾的感染,其来势较猛,后果比较严重。


对于小龙虾的肠炎,应遵循上文提到的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原则,保持池塘底部环境和水体环境以及降低饲养密度。除此之外,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于预防治疗小龙虾的肠炎和保护小龙虾的肝脏都具有重要意义。


胆汁酸可以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增加肠道屏障作用,防止内毒素对肠道、肝脏乃至整个虾体的危害;胆汁酸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剂,抑制肠道细菌的过度增殖,维护肠道微生态环境。试验表明,胆汁酸可提高虾蟹类血液中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的含量,这说明胆汁酸可提高虾蟹类肝脏的解毒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胆汁酸可以降低虾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表明胆汁酸修复了肝脏损伤,增强了肝脏功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