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那么在冬季养殖小龙虾要怎么预防病害?
冻伤病
小龙虾属变温动物,在水温低于4℃时,会被冻伤或冻死。
症状:
小龙虾冻伤时,胸甲明显肿大,腹部肌肉出现白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白斑也由小而大,最后扩展到整个躯体。小龙虾病初呈休克状态,平卧或侧卧在浅水层草丛里;严重时,出现麻痹、僵直等症状,不久死亡。
防治:
做好防寒防冻工作,特别是初冬,当自然水温下降到 10℃时,应将池水加到位。秋冬季,注意多投脂肪性饲料,如豆饼、花生饼和菜籽饼等,增加虾的抗病害能力。越冬期间,可在池中投放有机肥料或稻草,促使水底微生物发酵,提高水温。
中毒
池中残饵、排泄物、水生植物和动物尸体的腐烂变质,工业污水中的汞、铜、锌、铅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的超标,杀虫剂等农药的渗入,都可造成小龙虾中毒。中毒较轻时部分死亡,较重时全部死亡。
防治:
清理水源,切断污染源,并立即将污虾转入新池中培养。
敌害:
肉食性鱼,如青鱼、才鱼、鳜鱼等;水鸟,如鸥类和鹭类;另外,还有水蛇、蛙类、田鼠等都是小龙虾的天敌。
预防:
苗虾放养后期,可用2 毫克/升鱼藤精对危害小龙虾的鱼类进行清除,同时注意驱鸟,建好防护墙。
小龙虾养殖中常见病害有哪些?
1、软壳病
病因:钙的摄取不足,或者光照不够降低了钙质的转化,pH值长期偏低,池底淤泥过厚,都有可能造成龙虾得软壳病。虾苗密度过大、长期投喂单一饵料也可导致此病。
症状: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活力不足,运动能力较差,觅食不旺、不肯进食,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虾壳整体偏薄且比较软。
2、出血病
病因:由产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不久死亡。
3、烂壳病
病因:由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黏细菌、弧菌或黄杆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虾壳上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呈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色,斑点下陷,出现空洞,最后导致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4、黑鳃病
病原:病原属真菌中的半知菌类。该病是由池塘水质恶化污染,促使镰刀菌大量繁衍寄生在小龙虾鳃丝、体壁、附肢基部或眼球上所致。
症状:鳃由肉色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完全变黑,引起鳃萎缩,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唿吸困难而死。
小龙虾养殖常见病害如何防治?
1、软壳病防治方法
(1)全池泼洒“二氧化氯”
(2)用鱼骨粉拌新鲜豆渣或其他含钙量丰富的饲料,每天早晚投喂,连用7-10天以上。
(3)使用本公司专用补钙产品“蜕壳灵”连用两天。
2、出血病防治方法
(1)出现病虾立即隔离,直接用水田虾“馥碘”全池泼洒,每瓶用4-5亩,连续使用2-3天;
(2)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水田虾“氟新康”0.5-0.8克(本品含原料粉10%),连喂3-5天
(3)注意日常使用“虾乐宝”拌饵按照1:10的比例投喂,
3、烂壳病防治方法
(1)水田虾“弧菌清”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用两到三天。
(2)使用水田虾“碧水安”进行解毒。
(3)使用“氟新康”拌料投喂,每1KG饲料拌0.5-0.8G,每日早晚投喂,连续3~5天。
(4)停止用药后及时补充有益菌,使用“虾乐宝”拌饵按照1:10比例投喂。
4、黑腮病防治方法
(1)用“菌毒清”稀释后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续使用2-3田;
(2)每千克饲料拌0.5克水田虾“氟新康”投喂,早晚投喂,连续3天;
(3)尽快更换塘水,并在新水进塘后再次使用“菌毒清”稀释后全池泼洒,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