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前后,小龙虾养殖户要注意防治以下疾病

   2019-10-09 网友投稿4420
核心提示:霜降后各地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明显加大,池塘水质渐趋老化,容易诱发水生动物真菌性和寄生虫疾病。水产养殖也进入收获季节,鱼虾蟹陆续起捕上市。北方地区进入越冬前的准备阶段,要注意对越冬苗种的强

霜降后各地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明显加大,池塘水质渐趋老化,容易诱发水生动物真菌性和寄生虫疾病。水产养殖也进入收获季节,鱼虾蟹陆续起捕上市。北方地区进入越冬前的准备阶段,要注意对越冬苗种的强化培育;南方大部地区依然是养殖品种的良好生长期,起捕拉网时要注意对养殖对象的影响,避免因机械损伤导致疾病发生。

霜降:露天养殖注意防冻,但冬棚要注意白天通风散热。

1、餐前排污,餐后换水

小龙虾养殖的图片 第1张

养殖后期投喂量大,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多,排污换水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一次性可以排换池水量的1/3甚至2/3,后期虾的规格大,不担心排污时将虾排出,快速排水,有利于将有机碎屑排出,加水速度要慢,加入的水和养殖池水温差小于2度,减少对虾应激。(这一点是相对工厂化或有条件的高位池养殖而言)

2、勤捞底检查,调整投喂量,预防底滑

小龙虾养殖的图片 第2张

投喂后1小时捞池底,检查是否有剩料或粘便,判断对虾吃料和消化吸收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防止投喂不足或投喂过量。虾便过长和粘便不容易排出,污染水质,应及时处理。经常检查排污口,防止被虾壳堵塞,影响排污效果。检查池底是否滑腻,及时处理。

3、保肝护肠,预防病害

小龙虾养殖的图片 第3张

养殖后期投喂量大,对虾的肝脏和肠道负担重,定期拌喂发酵饲料、乳酸菌和免疫多糖等产品,改善肠道菌群,促进饲料转化吸收,达到保健和促生长的效果。

4、强壳增重,提升品质

养殖后期对虾存塘量大,生长和蜕壳对钙、镁和微量元素需求量大,天然水体中的矿物质含量不能满足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对虾的需要。建议在大蜕壳期前2天开始每天晚上补充矿物质,使对虾顺利蜕壳、硬壳,降低蜕壳期间感染病害或被同类残食的风险。大量排换水会引起对虾蜕壳,也要适当补充矿物质。

5、重点关注疾病

①细菌性肠炎病:主要发生对象为草鱼、青鱼、鲤、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在水温高于18℃时流行,25℃~30℃为流行高峰。从鱼种到成鱼都可发病,且死亡率较高。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

②白斑综合征:主要发生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发病水温20℃~28℃。

③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主要发生对象为南美白对虾,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④红腿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该病发生多与养殖环境池底污染和水质不良有关。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6、防控措施

①注意水质调控。小龙虾进入养成后期,自身污染将加重,密切注意水质变化,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或微生态制剂改良生长环境,使养殖水体始终保持“肥、活、嫩、爽”。

②科学合理投喂。根据天气、水温、存塘量及吃食情况合理投喂优质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多糖等,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力。

③加强生产管理。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巡塘,适时开启增氧机,预防浮头。达到商品规格的品种,应及时捕捞上市,保持养殖池内合理放养密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