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小龙虾池塘长青苔的问题

   2019-10-09 网友投稿4150
核心提示:相信很多养殖虾蟹的养殖户对青苔一定不陌生,提起青苔很多养殖户对它是咬牙切齿,除不尽杀不绝是对它最好的概括了。对于这种严重危害养殖效果的有害生物,也有不少朋友询问解决办法,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简单

相信很多养殖虾蟹的养殖户对青苔一定不陌生,提起青苔很多养殖户对它是咬牙切齿,除不尽杀不绝是对它最好的概括了。对于这种严重危害养殖效果的有害生物,也有不少朋友询问解决办法,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的图片 第1张

一、青苔的简单介绍

池塘中的“青苔”,又称“青泥苔”是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其主要种类有绿藻中的水绵、刚毛藻、水网藻以及蓝藻中的微囊藻、囊球藻等。水体中的青苔主要是水绵和刚毛藻。水绵是不分支丝的植物,生长初期是亮绿色。衰老期或生殖期为黄绿色或黄色的棉絮状,漂浮于水面。刚毛藻是具有丰富分支的丝状体,生长初期为浅绿色或黄绿色,后期为绿色,一般是缠在水草上或者在水体底部生长的,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3℃-20℃。

二、青苔爆发的原因和对虾蟹塘的危害

爆发的原因: 池塘进水时带入青苔的种子或者少量的青苔;池塘长时间没有水草,没有水生生物之间的抑制;虾蟹池塘水质偏瘦,透明度太高,水底阳光充足适合青苔生长;虾池水位不够,低水位青苔能唿吸生长,水温上升快生长速度同时加快。

其主要危害性有:

1.青苔大量繁殖后消耗了水体中的无机盐类,使池水中正常的营养物质代谢遭到破坏,水质变得清瘦;

2.青苔附着在水草上面,是水草逐渐萎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3.青苔死亡分解后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水质发黑、发臭,氨态氮含量超标,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偏低;

4.青苔腐烂后不仅会影响虾蟹的色泽,而且会诱发黑鳃病、水肿病等。

5.青苔在一定程度缠绕虾苗成虾造成死亡。6.大量青苔浮于水面,严重影响浮游生物对光能的吸收,使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减少,同时阻碍水温的升高和氧气的溶解。

的图片 第2张

三、青苔的防治方法

3.1硫酸铜治理青苔。但是硫酸铜终究是是一种重金属盐,具有毒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药害。硫酸铜的毒性受池水温度、ph值、硬度和水中有机物等因素的影响。此外,铜离子残留时间长,使用后对养殖动物的摄食与生长有一定影响,不能连续使用,否则会造成水产动物体内金属离子的积累,导致金属中毒。虾对重金属相对比较敏感的,所以硫酸铜治理青苔是不可行的。

3.2生石灰对青苔块干撒,杀灭青苔。

的图片 第3张

3.3治理青苔首先要尽量打捞青苔,使大部分青苔脱离水体这样既减少药害又可避免大量青苔死亡腐烂败坏水质;

3.4没有发现青苔的时候就开始施肥,培养优势藻类,抑制青苔,水肥则水体透明度降低,阻碍了青苔的光合作用

3.5在青苔上面投放腐殖酸钠或者草木灰,腐殖酸钠有遮光辅助作用,还有改底、解毒、清除水草叶面污垢等作用或者青苔净和腐殖酸钠(腐殖酸钾)混合使用,在杀灭青苔的情况下,还能使水草迅速生长,从而达到抑制新的青苔生长的目的。

3.6加深水位。虾蟹池塘水体的水位不可过浅,保持水位1.2米左右,过浅会直接影响治理青苔的效果。

的图片 第4张

给您分享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施肥。看水质合理施肥,为培养丰富的天然饵料,要定期施一些发酵好的畜禽肥以避免青苔的再生,保持水质肥而爽,促进水产品正常生长。

2.二三月份的水位不能过浅。浅水不但有利青苔的生长;面对春天的不稳定的气候,水体环境变化比较明显,对虾的生长非常不利。

3.冬季晒塘要严格遵照晒塘标准执行。放干池水,泼洒生石灰120kg/亩,或者漂白粉20kg/亩,杀灭有害生物。将池底暴晒半个月,池塘底质经历过严霜,阳光后开始干裂出裂缝。这样可以有效控制青苔复发。

4.进水渠道选择清洁合格的水源。有青苔的水源绝对不能入池,这类携带大量青苔种子的水源进入池塘会导致青苔大量爆发。养殖过程中尽量不要经常使用磷肥,常用磷肥会导致青苔疯长。

5.已经长出青苔的池塘要选择安全低毒的杀青苔产品杀灭青苔。很多杀青苔药物的成分是季磷盐、有机酮聚合物等,使用青苔净一定要阅读使用说明。青苔死亡后需要泼洒解毒药品,解杀青苔药残留。接着再泼洒有益菌,芽孢杆菌,EM菌,光合细菌。分解死亡的青苔,防止污染水质。

6.青苔防止在于预防。要密切关注池塘的青苔实时状况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才能战胜青苔。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