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病(病毒性)
发病特征:
甲壳有黄白斑点,肝胰腺发黄,肌肉发红,空肠空胃,传染强、死亡率高,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
苗种自带病毒,小龙虾体质好时不容易发病,抵抗力下降或者水质不好的时候会引起大批量发病。
放养密度大引起残杀,受伤的虾容易感染。生物饲料也容易携带比如杂鱼或田螺。
防治与治疗:
选择好的苗种,保持好的水质环境,定期改底调水,定期在饲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定期消毒杀菌(未发病和刚发病用聚维酮碘治疗),发病后期治愈率低,一旦爆发大批量死亡,主要以防为主。
黑鳃病(真菌性)
发病特征:
微红或者褐色,腮部萎缩,行动缓慢,肝脏发黑水肿。
发病原因:
水质恶化比较严重,小龙虾腮部受真菌感染,缺乏维生素。
防治与治疗:
1、放苗前用生石灰清塘2、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3、定期底改、调水4、如已发病聚维酮碘+硫醚沙星或戊二醛
软壳病(营养性疾病)
发病特征:
1、虾壳较软2、虾壳较薄3、活动力差4、摄食量差5、生长缓慢
发病原因:
1、小龙虾缺乏钙质2、长期投喂饵料单一(豆浆1亩3-4斤,5-7天1次)
3、水草太多光照不足4、放苗密度过大
5、PH值长期处于偏低状态6、还可能是池底淤泥比较厚,黑底板
防治与治疗:
1、冬季清淤2、放苗前生石灰清塘3、定期泼生石灰
4、减少水草面积5、定期补钙6、适当泼豆浆和小杂鱼肉7、及时补肥补藻
小龙虾生长周期短,发病几率高,平时要以预防为主,当出现发病苗头时要及时针对治疗。生长期补钙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