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白斑综合症日渐增多

   2020-06-23 网友投稿8030

笔者连续多年在湖北洪湖、潜江、监利、石首、公安、黄梅、松滋、钟祥、浠水、赤壁等地采集患病小龙虾样本,采用PCR技术进行病毒的分子检测,诊断结果均为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所致。从湖北省10个养殖区域采集的小龙虾样本均检测出白斑综合症病毒,将一部分阳性组织样本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小龙虾鳃组织中可以观察到病毒粒子。

三、防控措施

小龙虾白斑综合症流行范围大,传染性强,可导致小龙虾大量死亡。笔者根据近年针对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控实践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将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1、苗种质量

苗种是养殖好小龙虾的基础和关键,选择优质的种苗可从源头上控制小龙虾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由于小龙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依旧存在困难,养殖户的苗种来源复杂,苗种质量难以保证,苗种携带病毒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建议引种时最好对苗种进行WSSV检测,确保投放的苗种不携带WSSV病毒。

2、保持养殖环境稳定

水草不仅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又是小龙虾栖息蜕壳的场所,且对保持水温、遮蔽光照、改善水环境有重要作用。在养殖小龙虾池塘中种植小龙虾喜食的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有利于养殖小龙虾的健康生长与保持较强抵抗力。此外定期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和底质,或定期泼洒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池塘微生态环境,对于小龙虾的健康养殖十分重要。

3、防止水温剧烈变化

根据季节不同,适当调整养殖池塘水深,防止春末夏初水温剧烈变化而引起小龙虾产生温度应激,导致病害发生。有些养殖户在开春时为了增加投喂量、促进小龙虾快速增长,通常保持较低水位让水温快速上升,以便达到提高投喂率的目的,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水温昼夜变化大、水温随天气变化大,极有可能因温度剧烈变化诱导虾体产生温度应激而导致小龙虾抵抗力下降,此时体内病毒大量增殖而导致疾病发生。建议开春后开始投喂时的水位以0.5——0.8米为宜,5——6月维持水位0.8——1.0米,7——8月高温期适当提升水位至1.2米左右为宜。此外,有条件的养殖户或企业,可在温度显着变化季节,持续跟踪检测小龙虾体内病毒量,适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