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蝴蝶效应”
湖北潜江的小龙虾,全国闻名自不必说,可“蝴蝶效应”是啥?去潜江吃顿虾又怎么扯上“蝴蝶效应”?
这得首先搞清楚啥是“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说复杂很复杂,因为是“混沌理论“代名词。
说简单也简单,说的是巴西热带雨林中一只“该死”的蝴蝶无意中扇动翅膀,最终导致美国的一场飓风。
所以“蝴蝶效应”抽象化理解应该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最终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人类社会最典型的“蝴蝶效应”,应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起因于一次谋杀。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人普林西普,东欧波黑的萨拉热窝市枪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随之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1914年7月28日一战开打,战场遍及欧洲、太平洋、中东、地中海与非洲、亚洲部分地区,15亿人被卷入战争。
至1918年11月11日结束,130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在战争中死亡,2100多万人受伤,造成巨大社会损害。
不仅如此,由于战争加速了传播,同期“西班牙大流感”又夺走了多达5000万人的生命。
一次谋杀后,在短短6年导致七千万人非正常死亡,这就叫“蝴蝶效应”。
在这里必须特别强调一点,所谓“西班牙大流感”,应该叫“美国大流感”,因为最终确认,起源来自美国!
因为在西班牙首次观察到大流感,于是西班牙背上了“黑锅”。直到今天西班牙人还在要求正名为“美国大流感”。
太阳底下无新事。一百多年后,也就是今天的“新冠病毒”故事,何其相似。不过,这回美国遇到的对手是中国。
每当美国精英们高喊“中国或武汉病毒”时,中国政府立刻反击,要求严查美国德特里克堡的军方病毒实验室,美国人立马“阳痿”,做贼心虚呀。
说潜江吃小龙虾,怎么扯到美国人“阳痿”?不好意思,跑偏了。
哦忘了提醒,“蝴蝶效应”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 N.)在1963年的一篇论文首次提出的。
言归正传。
二、油焖小龙虾的“祖籍”与“祖店”
首先还得解释一个疑问:武汉满大街餐馆菜谱里都有小龙虾,什么清蒸、香辣、蒜蓉、水煮、煎炸、爆炒、油焖等等,咋听起来,好像对小龙虾有着刻骨仇恨似的。
总之,就口味和烹调方式,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为什么还非要开车去170公里外的潜江吃小龙虾?
原因很简单,因为把小龙虾当美味佳肴,是从潜江开始的,然后从这里出发,火遍全国大江南北。江苏盱眙?那是“后起之秀”,或者“后起作秀”。
所以,胞姐嚷嚷了好多次,一定要去小龙虾发家的“祖籍”潜江,吃顿原汁原味的“小龙虾”。
用老话说,有潜江小龙虾垫底,哪的小龙虾都“无所味”了。
还有个头痛问题。
多年来潜江县(好像叫市?)主打小龙虾经济,遍地都是“小龙虾”餐厅,还有“龙虾一条街”,更有“国际龙虾城”。这么多选择,哪家味道最好?
你会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错。
不过你起码得知道哪家是“萝卜”,哪家是“白菜”吧,否则“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是一句永远正确的废话。
胞姐把选择“罗卜、白菜”这个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
我倒是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既然去油焖大虾“祖籍”,那就干脆直奔“祖店”。
“虾店”成千上万,“祖店”肯定不多。上网一查,果然,“祖店”几乎全都指向一家叫“五七小李子油焖大虾”餐馆。
还有个小问题,叫“五七小李子”有多家分店(武汉也有),真真假假的该去哪家?
这个问题没想被高德地图迎刃而解。输入潜江五七小李子,排列第一的是“五七小李子油焖大虾总店”。
总店肯定是“祖店”,对,就去那。
三、“祖店”——潜江五七小李子油焖大虾总店
我把网上查到的资料简单归纳、提炼一下。
上世纪七十年初,湖北潜江开始建设一座油田叫“五七油田”,后改名为“江汉油田”。五七这个名字继续沿用下来。
时间来到90年代的潜江。一对夫妻,男的叫李代军,女的叫何凤仙,在江汉油田五七厂的钻前二路,开了一家餐馆。
小店的拿手菜是妻子炒勺的油焖仔鸡。1996年,何凤仙的油焖仔鸡,已成为五七路远近闻名的美食,当时甚至就有外地人专门跑到小店来吃油焖仔鸡。
略有大男子汉“陋习”的李代军想发明另外一道美食,一来“压压”老婆的气势,二来挣更多的钱。
1997年,李代军回农村老家时,看到小孩子在钓小龙虾,顿生灵感。
潜江地处江汉平原中心区域,多年来小龙虾在这里众多湖泽自生自灭。因为没人吃,所以根本不值钱。
李代军想,再怎么说“小龙虾”也是“虾”呀。用不值钱的原材料做出好吃值钱的美食,利润不高才怪?!
说干就干,李代军一遍又一遍尝试,不过总是围绕着去皮的虾球、虾仁打转。
什么爆炒虾球、麻辣虾仁、酱爆虾仁等等,最后发现用老婆油焖仔鸡方法,油焖整个小龙虾味道最佳。
完全没料到的是,油焖小龙虾出奇地受欢迎。
想想也是。石油工人们劳累一天,晚上下班了几个人一聚,准备些啤酒,端上一盆小龙虾,边剥、边吃、边喝、边唠,这感觉是不是有点“赛神仙”?
更何况,石油工人很多来自四川和河南,对油焖重口味有种基因层面的偏好。
一盆油焖大虾,既有红艳诱人的视觉,还有醉香麻辣的嗅觉,更有层次丰富的味觉,“色、香、味”俱全,完美诠释了中国美食精髓。
于是,两夫妻小店生意越来越火,老公的油焖小龙虾全面碾压老婆的油焖仔鸡。所以店名干脆更改为:五七小李子油焖大虾。
“五七”告诉在哪、“小李子”则谦卑地告诉店主是谁、“油焖大虾”告诉本店招牌菜。比起那些花大价钱请风水先生起的“发发发”名字,“五七小李子油焖大虾”不知道要高明到哪里去了。
于是潜江油焖大虾名气越来越大,不知何时江苏盱眙小龙虾异军突起,并于2000年抢先举办了我国第一届小龙虾文化节。从此拉开小龙虾从美食蝶变成美食文化的序幕。反观湖北潜江,9年后的2009年5月,才举办小龙虾节。
潜江和盱眙,孰先孰后?有人肯定会为此“抬杠”。其实大可不必。笔者在此说的是“油焖大虾”,祖籍、祖店在潜江无疑。
至于“十三香小龙虾”桂冠何属,湖北潜江人们无所谓了。
四、潜江油焖大虾与“蝴蝶效应”
上世纪90年代,“小李子”在铁锅里开始抖动铁勺,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全国性巨大产业,妥妥地“蝴蝶效益”。
简单地列几个数字:
据测算,新冠病毒肆虐的2021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就高达为4221.95亿元。2021年我国有小龙虾养殖产量为241.11万吨。其中湖北107.36万吨,几乎占全国半壁江山。仅1百万人出头的潜江县,2021年带动当地20万人就业。发展到今天,潜江小龙虾烹饪方法已有120种之多。等等
(注:1)、2)点的数据,来之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2))
顺便提一句,小龙虾是我国“最成功”也是“最失败”的外来物种。
“最成功”是因为,没有哪个外来物种竟然形成如此庞大的产业。
“最失败”是因为,世界那么大,小龙虾哪不好去非要来中国,结果硬生生地把中国人变成自己的“天敌”。
惨、惨、惨。
哦,对了,据说小龙虾是小日本鬼子于上世纪20年代,作为牛蛙饲料从南美引进中国的。
五、出发、吃虾
(周六)上午10点从武汉汉阳出发,跟着高德导航直奔“潜江五七小李子油焖大虾总店”。
二个小时达到。
图1,潜江五七小李子油焖大虾总店
图2 潜江五七小李子油焖大虾总店
此时,店内和店外大棚均已“人满为患”。
等了不到十分钟,我们在店内得到靠窗座位。因为早已做了“功课”,脱口而出订一盘油焖大虾!一盘清蒸大虾!油焖味重,清蒸味轻,一重一轻,交“香”辉映,完美!
然后按惯例,我围着附近几桌“打探”一圈,发现每桌必配凉面和毛豆。咱们立刻“依葫芦画瓢”,也点了这两个菜。
图3 店外大棚
图4 清蒸大虾
图5 油焖大虾
图6 凉面、凉拌毛豆
因为要开车,不能喝啤酒、只能边吃边聊,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
这期间,手机叮咚响了多次,因为满手是油,也无法查看。
突然来了灵感,油焖大虾之所以受欢迎,应该有一个“现代”原因,那就是“逼”着夫妻、情侣、家人、朋友暂时放下手机,开始久违地、面对面地“倾吐心声”?
赶紧环顾四周,果然发现,所有吃客没有一个低头玩手机的!
“虾足饭饱”后,还有个必须完成的节目,去有着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小龙虾雕像前打卡。
穿过潜江县城区,路过“龙虾一条街”,之后来到“国际虾城”,巨大的小龙虾“张牙舞爪”地站立在城门口。
图7 小龙虾世界之最
图8 潜江龙虾城一瞥
最后你肯定会在心里犯嘀咕,听你说了半天,味道到底如何呀?
味道嘛,老实说比我想象的要好,甚至好得多!
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