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小龙虾赛道发展现状
二、解码行业新玩法:戳痛点通壁垒
近年来,小龙虾产业呈现井喷式增长,消费市场异常“火爆”,一度被称为夜宵界的网红。据线上美食数据,每到吃虾时节,“小龙虾”关键词搜索量环比暴增,成为时下最火爆的话题之一。
备受国人喜爱的小龙虾发展已有十年,不仅拉动了餐饮产业链上下游,还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掀起美食旅游热潮。它不再纯粹是餐桌食品的一道菜,经过消费市场的不断演变,从大众餐饮到成品加工,再到链接全域旅游的产业融合,发生了诸多多元化的独立发展。由于其消费频次高,又有社交属性,小龙虾早已从餐饮行列单独位列出来,形成自己的赛道。
作为外来物种的小龙虾,早期并不被业界看好。如今,从养殖到成品加工再到开店,它的逆袭带动了产业链上一群人的逆袭。到底,一个产业崛起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真相?创业者们如何在这个千亿赛道里找到机会?
今天,我们一起来拆解小龙虾行业。
01
小龙虾赛道发展现状
1. 小龙虾产业发展历程
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有资料表明,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将小龙虾传入中国南京,早期只作为牛蛙饲料和观赏虾,还没有成为盘中美味。
为了适应严酷的生存环境,小龙虾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先后在盱眙境内的陡湖、洪泽湖,进而进入天泉湖、猫耳湖、天鹅湖、八仙湖等河湖水塘繁殖,最后向江浙全境蔓延,至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山东等十余个省份。
由于小龙虾有打洞的习性,大量破坏稻田,严重影响水稻种植,使小龙虾成为一害。
90年代初,好吃的国人开始尝试把小龙虾端上餐桌,其时小龙虾并未进行人工养殖,市场上基本都是农民捕捞的野生龙虾。
小龙虾人工养殖,以及后来的发扬光大,要得益于两道菜:十三香龙虾、油焖大虾。
90年代中期,十三香龙虾的创始人许建忠、王学礼发明的这道名小吃一举在全国刮起了一道“小龙虾风暴”,并引发盱眙的养殖热潮。
到了2003年,中国小龙虾产量上升到5万吨。2006年这一数据变成10万吨,同年网上突然出现“小田螺和小龙虾不干净”的报道风,导致小龙虾市场一度萎靡。直到2013年新京报刊登一篇辟谣报道,为小龙虾正名,至此谣言止息。可以说,2013年是小龙虾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小龙虾获得重生的关键一年。
▲来源:极深研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 小龙虾赛道发展现状
从2012年开始全国小龙虾店开始暴增,首次超过所有餐饮的平均增长率;2015年小龙虾成为餐饮市场规模最大的单品类;2016年全国小龙虾门店超过1.76万家;2018年小龙虾迎来全面爆发,达到两千亿人民币规模;2019年小龙虾市场总值将近4000亿元;2020年罗永浩直播首秀10分钟卖出超过17万份信良记小龙虾,销售额达到2044万元;2021年非龙虾品牌的各大餐饮行业,把小龙虾当引流,跻身龙虾赛道。如周黑鸭推出充氮包装小龙虾,肯德基推出小龙虾鸡肉堡,盒马鲜生用低价小龙虾引流,天猫出现小龙虾零售产品等。
值得关注的数据是,2020年疫情爆发当年,小龙虾市场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沉寂,反而异常火爆:“如潜江小龙虾当年销售额高达65亿,在网红经济和直播带货的拉动下,线上销售比往年增长了4倍”、“湖北小龙虾日出货650吨”、“创立于2002年的‘肥仔虾庄’单店最高日销2000斤,最高月销售额达480万”、“‘2020武汉小龙虾外卖节’活动上线一周,参与活动的小龙虾品牌外卖单量环比增长近20%,增长最快的靓靓蒸虾中山公园店,环比涨幅接近60%”、“2020年信良记全年营收超1.1亿元,被称为‘小龙虾第一品牌’”。
小龙虾持续火爆的行情,在餐饮资本市场,以小龙虾为主的餐饮品牌近几年涌现扎堆获得融资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此外,阿里、京东、网易等巨头也不甘落后,纷纷抢滩登陆。天猫生鲜于2015年开始布局小龙虾产业,2016年成功打造以潜江小龙虾、盱眙小龙虾为IP的线上小龙虾节;2017年在簋街建立了全国首家天猫小龙虾馆,12万份小龙虾三天被抢空。
▲来源:红餐网 | 部分经极深研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小龙虾口感肉质鲜美,而且适合多种烹饪方式(爆炒、油炸、白灼等),深受年轻人的喜欢,20—39岁的群体为小龙虾的主要消费群体。全国销售最好的口味是十三香、蒜蓉、麻辣,并且远远高于其他口味的需求指数,如果小龙虾品牌要做规模化、品牌化的全国扩张,以上三个口味要加强。
3.小龙虾产业链
根据小龙虾产业发展特点,总的来说,全产业链可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阶段,小龙虾上游种苗繁殖和养殖业发展,推动下游国内和国际小龙虾加工产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