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有小龙虾养殖产量报告的省份23个。其中,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5个传统小龙虾养殖大省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养殖产量241.11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的91.55%;第6到10位依次为四川、山东、河南、浙江、重庆,养殖产量20.36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的7.73%(见表1)。
按县域排名,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超2万吨的县(市、区)34个,其中:湖北省12个、安徽省9个、湖南省5个、江西省5个、江苏省3个(见表2)。34个县(市、区)小龙虾总产量161.35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的61.27%。
三、小龙虾加工
(一)加工企业
2021年,小龙虾加工量约85万吨,比2020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为2021年上半年小龙虾市场价格高于2020年同期,加工企业收购小龙虾普遍推迟。从2021年开始,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实施渔业发展支持政策,将“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建设”列为支持方向,在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引导和带动下,各地加快推进小龙虾产业集群建设和全产业链发展,2021年全国小龙虾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162家,新增约30家,产能提升明显。加工企业数量和产能的增长反映了业界长期看好小龙虾加工业发展。
从区域分布看,小龙虾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北、江苏、湖南、安徽、江西等传统小龙虾养殖大省。其中,湖北省小龙虾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超过80家,小龙虾加工量超万吨企业9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年加工量超过30万吨。此外,江苏、安徽两省小龙虾加工业发展迅速。
(二)加工产品
小龙虾加工分为初级加工和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以初级加工为主。
初级加工产品主要包括速冻制品(包括速冻虾尾、速冻虾仁、速冻整肢虾)和即食食品(包括调味小龙虾、小龙虾休闲食品等)。传统的小龙虾初级加工主要是速冻制品,以速冻虾尾和速冻虾仁为主,二者之比约为2:1。近年来,速冻制品占比逐渐下降,即食食品占比提高。即食食品中,小龙虾预制菜成为市场新宠,调味带壳虾尾、调味整肢虾等调味小龙虾需求大幅增加。我国水产品预制菜处于“蓝海市场”,小龙虾预制菜应用场景丰富,发展空间巨大。
小龙虾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小龙虾加工产生的虾头、虾壳等副产物占原料的7成以上,可提取油脂、功能肽、虾青素、甲壳素、壳聚糖等物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综合利用潜力巨大。目前,该类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以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加工产品主要有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甲壳素衍生物产品,年处理废弃虾壳10万吨。其他养殖大省逐步涉足小龙虾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领域,2021年新增多条精深加工生产线,典型企业如湖南省的顺祥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省的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
四、市场流通、消费和贸易
(一)价格走势
2021年,小龙虾价格企稳回升,不同规格小龙虾价格均有所上涨,但市场分化明显,大规格小龙虾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小规格小龙虾量大价低,反映了由“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的迫切市场需求。以湖北省为例(见图6),小龙虾上市高峰期,4钱以下规格小龙虾价格约6—10元/千克,4—6钱规格小龙虾价格约20元/千克,6—9钱规格小龙虾价格约35—40元/千克,9钱以上规格小龙虾价格高于70元/千克。
图6 2021年湖北省小龙虾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盒马鲜生)
小龙虾价格周期性特征明显(见图7),全年走势仍然呈U型,1—3月和10—12月小龙虾传统生产淡季价格较高,5—6月小龙虾集中上市期价格较低,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价格处于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