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2)

   2022-07-28 网友投稿20730
六、饲料和调味料生产

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有力带动了上下游和周边产业。

养殖端,小龙虾饲料等投入品生产表现亮眼。据调查统计,2021年全国从事小龙虾饲料生产的企业约220家、产量150万吨、产值75亿元,生产和销售量较大的企业主要是国内大型龙头水产饲料企业,如海大集团、通威股份、粤海饲料等,反映了饲料行业对小龙虾产业的关注和重视。据测算,如小龙虾养殖全部采用饲料投喂方式,全国小龙虾饲料总需求量约250万吨。随着集约化种养模式发展,以及由“大养虾”向“养大虾”观念的转变,饲料应用越来越普遍,饲料需求进一步释放,小龙虾饲料生产和销售量尚有较大空间。

消费端,小龙虾调味料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发展快速。小龙虾调味品生产企业分布广泛,在产销两地均有典型企业。主产区如江苏省的盱眙许记味食,湖北省的安琪酵母,消费地区如上海市的颐海(上海)食品,福建省的安记食品,重庆市的聚慧食品。

七、政策保障

近年来,小龙虾产业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出台指导意见、产业规划等各类政策文件,同时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推动了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政策扶持方向主要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全产业链发展,并突出科技支撑保障作用。

集群发展和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聚焦规模种养业,优化产业布局,汇集资源要素,推进集聚发展。2020年湖北小龙虾产业集群、江西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2021年安徽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江苏省小龙虾产业集群入选2022年建设名单)。农业农村部评选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江西省彭泽县、湖南省南县分别被评为小龙虾全产业链典型县、稻虾全产业链典型县。湖北省委、省政府将小龙虾产业链纳入十大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做强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强化科技支撑,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超千亿元。安徽省围绕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从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工升级、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等方面综合施策,集群内小龙虾总产值达160多亿元,较建设前增加近50亿元。

科技支撑方面,以种业振兴行动为契机,各地聚焦制约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种质资源和育种等瓶颈问题精准发力。江苏省将小龙虾育种纳入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支持范围,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安排3个项目、1300万元用于小龙虾良种选育。湖南省益阳市政府支持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院士团队与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湖南省优质水生生物繁育加工研究院,联合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展小龙虾良种选育与加工技术研究。针对小龙虾苗种主要依靠自繁的问题,各地积极布局,支持建设规模化小龙虾繁育基地、小龙虾良种场等。2019—2021年,湖南省投资1000万元建设4个省级小龙虾规模化繁育基地,新增3家省级小龙虾良种场。江西省重点建设8家年繁育亿尾以上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2021年新增20余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小龙虾繁育基地,全省已有220余处。此外,以稳粮和增效为导向,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稻虾种养模式,加大推广应用,取得显着成效。繁养分离、无沟坑等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2021年湖北省潜江市推广繁养分离模式5万亩,亩均效益3000元以上。江西省推广无环沟模式35万亩,2021年新增20万亩。安徽省积极推广霍邱县三流乡原生态稻虾种养模式,基本不开挖沟坑,综合效益显着。“稻虾+N”轮作/共作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如湖北省稻虾土憨巴、稻虾鳝模式,湖南省稻虾蟹、稻虾鱼模式,江苏省稻虾鳖、稻虾乌鳢模式等,均取得积极成效。池塘养殖方面,形成了池塘精养、蟹池套养、虾鳜轮养等多种模式,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等传统小龙虾养殖主产区之外,一些地方将发展小龙虾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点工作。广西区贵港市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发展反季节小龙虾养殖,将稻虾种养列入市委市政府2021年重点工作,并提出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发展的目标,计划发展50万亩稻虾种养。截至2021年底,稻虾种养土地流转面积达12万亩,建成稻虾田超过5万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