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救急
按照小龙虾产业内的惯例,通常1~4钱的小龙虾是市场主力,占比60%左右,也会卖给加工厂做成冷冻虾尾、虾球、虾滑等冷冻虾产品,主攻生鲜零售;4~6钱的虾占比20%左右,一般做速食调味虾,主攻电商渠道;而6~8钱和9钱以上的小龙虾仅占比10%左右,一般是直供餐饮的活虾,规格品质要求高。
今年4月起,小龙虾开始批量上市,大量小规格小龙虾不断涌入市场,导致价格持续走低。为了减少损失,许多小规格龙虾养殖户试图寻求加工厂大量收购,以求尽快清掉库存。
“小虾供给严重过剩,导致加工厂的库虾收购价也从5~8块降到几毛钱,惨不忍睹。”陈居茂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般4钱以下的小虾子被称为库虾,由加工厂冷库收购后加工为各种冷冻虾产品,再流入零售渠道。
幸运的是,疫情期间持续火爆的电商与直播带货,消化了大量过剩的小规格小龙虾。冷冻虾尾、虾球、虾滑和调味虾产品的线上销售情况均大有增长,尤其是麻辣、十三香口味的速食调味虾产品,消费者买回家后,加热一下就可以吃,方便快捷且价格远低于堂食,几乎成了所有网络带货主播的“必带尖货”,连续三个月高居各类生鲜电商的冷冻速食品榜单前列。
“我们工厂原本是做冷冻虾产品出口的,今年才开始转型做调味虾内销,结果销量非常好。”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甘世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调味虾产品主要走电商渠道,同等重量的虾产品价格会比堂食便宜30%以上,加之今年的小规格龙虾价格走低,产品成本也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