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年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小龙虾产业消费群体迅速扩大,同时餐饮文化崛起,消费时间延长,以及消费品种增加,使得小龙虾餐饮消费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统计,2016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超过900万亩,总产量为89.91万吨(含捕捞产量)。其中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安徽、江苏、湖南、江西等5个主产省,占全国产量的95%左右。除主产区外,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更带动四川、重庆、浙江等省(区、市)小龙虾养殖业发展,具有优良养殖资源的海南地区同样不甘人后。
事实上,自2005年起,部分来自湖北、江浙地区的养殖户尝试在海南地区投资养殖小龙虾,由于难以克服原产地和海南两地环境差异,导致海南小龙虾养殖未能取得理想成果,产业发展遭遇滑铁卢。在历经近10年摸索发展后,2016年海南小龙虾发展似乎迎来新的契机,规模化养殖逐渐成胚型。
文 |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邓汉文
契机一种苗运输成活率提高 精养模式逐渐稳产
小龙虾属于淡水养殖品种,养殖市场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果引进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的海南地区,需要考虑到两地常温气候、地理环境、养殖模式等各方面差异,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则是提高种苗成活。
按照湖北地区小龙虾传统繁殖习性和养殖模式,一般每年的3-4月份或者8-9月份开始抱卵繁殖,等到虾苗孵化生长到70-100头/斤进行新一轮投苗,在稻田或池塘投入种苗120-150斤/亩左右;或者直接投入抱卵母虾20-30斤,生长周期平均2个月,每亩产量在500-800斤左右。自最初2005年开始,部分投资者将小龙虾引入海南进行尝试性养殖,按照直接投入种苗的方式,将70-100头/斤规格的小龙虾苗空运至海南地区投养,其中种苗主要来源于湖北、江苏等主要产地。由于当时物流运输技术以及种苗暂养的限制,空运种苗成活率仅仅4-5成,而且将虾苗投入池塘之后,成活率将持续下降,最终难以确保投苗环节的成本控制。
与此同时,海南环境气候多变,投资者大多因传统养殖模式和养殖观念影响,在池塘规划、饵料投喂等多方面无法及时做到因地制宜,例如,海南属于热带区域,老鼠、鸟类等多种小龙虾天敌存在。按照以往华中地区的养殖经验却无法及时预防,因此多年来种苗成活低下,以及模式无法适应当地环境等原因,最终导致养殖效益强差人意,近10年大多投资者均以亏本失败告终。
“在2016年之前,种苗运输成活率很难稳定在8-9成,更重要的是目前投苗养成能保持较稳定产量。”海南翔泰渔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翔泰”)小龙虾事业部负责人张坚强向《农财宝典》记者介绍,目前种苗运输过程的损耗死亡已经大幅度降低,海南地区的养殖模式采用池塘精养为主,同样投入种苗120-150斤/亩,海南地区普遍亩产可达到300斤以上,虽然产量只占湖北、江苏等主产区平均亩产5成,但已经具有稳定能够生产的持续性。“小龙虾用了10年时间,才算在海南稍微站稳了脚跟。”
契机二反季节养殖创造溢价 小龙虾单价高达50-80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南小龙虾的养殖市场主要集中在东线,分别在海口、文昌、琼海三县市,总体面积在1500亩左右,占其市场养殖总面积80%左右;其余在澄迈、儋州、屯昌、万宁有零散分布。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海南共1500亩已经投苗,自2016年起海南市场陆续吸引来自湖北、湖南等地的投资者进入,未来1年内养殖面积将翻倍增长,未来2年扩增养殖面积可达2000-3000亩。
目前进入海南市场的投资者主要为养殖大户以及养殖企业为主,从异地引进种苗、建造养殖基地、搭建池塘设备等多方面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该部分养殖主体能较好保持资金流动状态。其中投资养殖小龙虾的首造投入成本最高,包括初建池塘费用、种苗以及运输费用、水草饵料种植、饲料等在内, 平均投资成本在8000元/亩左右。由于小龙虾养殖池塘区别传统鱼虾养殖方式,池塘无需晒塘翻新,简单处理即可再用;同时部分成虾可以存塘留作母虾,节约投苗成本,另外水草藻类等天然饵料能自我重新繁殖, 因此首造养殖之后,成本下降,每亩投入大约在2500元左右。
为保持投入产出有明显的增益,企业型养殖主体平均面积多为300亩以上,以较为集约化的养殖基地为主,其中个体养殖户平均面积同样也超过100亩,甚至200亩。以海南龙腾农业有限公司为例,旗下拥有养殖基地3个,其中位于澄迈县的养殖基地,规模接近300亩,同时位于文昌、海口规划新的养殖基地,谋求进一步发展。
“无论个户还是企业,养殖投入都很巨大,之所以市场有吸引力,主要海南小龙虾以反季节养殖做市场策略,能获取高出平常近2倍的市场价格。”据海南龙腾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浩提到,按照传统的市场供求调节,在10月份下旬内陆地区鲜活成虾供应量下降,市场流通而大多为冰虾。事实上,2017年7月,小龙虾正在遭受5年以来最严重‘断供’”的消息,批发价格一路疯涨,最高涨幅近50%!。
尽管市场供应充足,在消费市场日渐火爆的情况下,冰虾口感较差,无法为为商家创造优势竞争力,因此海南反季节养殖的小龙虾能迅速在市场立足,并且能产生较大溢价。以7钱以上规格的小龙虾而言,海南冬季最高价格可达到50-80元/斤,传统市场冰虾价格普遍为20元/斤。
“目前海南小龙虾可以市场溢价,一方面得益反季节养殖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海南养殖拥有的特有品质。” 张坚强提到,随着小龙虾成活率问题的解决,海南养殖户开始尝试反季节养殖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效益。在内陆地区,小龙虾主要养殖周期集中在10月中旬之前,下旬之后环境水温下降到16度,小龙虾将进入冬眠状态。近年随着气候变化,在年末10月份之后,海南平均气温依旧能稳定在16度以上,确保小龙虾能持续生长,进入新一轮养殖,从而改变小龙虾冬眠习性,为小龙虾反季节养殖奠定基础。
相比传统养殖区域,海南市场在6-7月份温度上升加快,养殖成本加大,其产量和质量与内陆市场的竞争力均有下降。在10月份后, 海南气市场的优越性将逐步体现,气候温度较稳定,阳光水草充足,反季节养殖的成虾体型健壮肥美,相比市场流通的冰虾,此时海南成虾自然成为“市场宠儿”。“尽管6-7月份会遭遇内陆市场冲击,但海南反季节成虾却有绝对的市场话语权,通过与反季节成虾捆绑销售,能增加养殖户和收购商的议价权,整年成本平摊,6-7月份内陆市场的冲击并不算大。”张坚强提到。
契机三饲料企业助力推进 小产业链或迅速成型
近10年海南小龙虾养殖历程发展缓慢,归根到底为生产力低下所致。 一方面种苗运输技术落后,无法解决成活率问题,导致养殖成功率低下;另一方面主要投资者为养殖个户,受成活率低下影响,无法承担较大风险,经常短期时间内尝试失败后立即退出市场,无法带动规模化发展,自然聚合产业各环节资源。
近两年随着市场走热,海南小龙虾产业发展有明显突破,饲料企业的资源投入也成为助力因素。据悉,近两年翔泰成为海南市场唯一一家提供小龙虾饲料的饲料企业,以目前整体规模而言,海南小龙虾市场至少还有1000吨增量,往后市场容量或会更大。按照小龙虾传统的投喂模式,主要以黄瓜、麦麸、玉米等饵料为主,饲料投喂则每3亩水面一年需要1吨饲料。回顾近10年的海南小龙虾养殖尝试,多以传统投喂模式为主,近两年才出现的饲料投喂模式无疑是将以往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既贴合目前小龙虾规模化养殖场的需求,也符合行业发展特征。
海南小龙虾市场虽然规模小,但养殖市场相对集中,无论是原来规模化养殖场、或者新进养殖投资者,翔泰在饲料供给、池塘改造、池塘租借提供支持,同时自身也在投建养殖场,未来将其打造成标杆式养殖场,为将来行业种苗、技术等做好技术沉淀。”
另外,翔泰为作为海南罗非鱼流通加工最为成熟的企业之一,业务涉及到饲料、养殖、流通、加工的产业链各环节。假若进一步大胆设想,随着养殖模式以及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未来规模进一步扩大,借助罗非产业链资源配套以及海南小龙虾养殖优势和溢价潜力,打造以小龙虾为主的“高端而精美”的小产业链或是将来不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