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养殖户反应发现有些小龙虾尾部有明显小水泡,边缘溃烂,甚至还有些已经出现甲壳上也有溃烂。死虾出现死亡上升趋势,养殖户束手无策!
小龙虾烂尾病它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特点就是尾部出现水泡、水肿,然后水泡边缘慢慢的会出现溃烂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龙虾的尾部逐渐烂掉,最终导致小龙虾死亡。
一、分析病害
这是小龙虾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由多种细菌性病原感染所致,一般常见的有弧菌和真菌等。一般在放苗高峰期后最容易发生!主要原因有这几种。
1
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加上气温波动,极大抑制了有益菌生长繁殖,而促进各种病原菌繁殖加快,导致池塘有害细菌增多。
2养殖前期养殖户养殖观念使得许多养殖户不愿意维护池塘“藻菌平衡”认为新挖的塘口不需要改底解毒,致使整个水体的养殖生态链未能维持良好发展趋势。
3稻田水位较浅,稻草梗逐渐腐烂,水质变红变黑,水底有机质过多,水中细菌在温度上升逐渐滋生的恶劣环境。加上成虾容易出现捕食小虾的情况,造成机械损伤,很容易感染致病菌。
4新进外源虾苗没有保证质量,有可能本身带有致病菌,加上运输过程中的损伤应激,自身免疫力下降。
5弧菌感染,近几年小龙虾感染弧菌的案例越来越多,水体中的弧菌是一直存在的,当小龙虾的体质好,水质较好时,是不会发病的,但当天气突变,如强降雨,突然降温以后,水体缓冲能力差,水质变化大,小龙虾起应激反应,被弧菌感染发病引起烂尾。
二、应对措施
1
1、勤改底,小龙虾是底部生活的生物,勤改底可以给小龙虾创造一个良好的底部环境 ,减少底部细菌的繁殖,改底的产品种类繁多,可使用本公司的“超能底改片”进行改底。
2勤调水,水体中的有益菌和有害菌的生长是相互抑制的关系,有益菌的数目多了,有害菌自然就无法繁殖,因此我们可以经常的往水体里泼洒EM菌,提高水体中有益菌的数量,从而减少有害菌的数目。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
3拌喂保健品,提高小龙虾体质,每个小龙虾的体质不同,同一-个池塘中的小龙虾体质好的不发病,体质弱的往往容易发病,我们在平时的投喂时可以添加维生素,子钙以及保肝护肠的产品,提高小龙虾免疫力。
4测水体中的弧菌含量,一旦发现弧菌含量高应尽早治疗。可用本公司的拳头产品:“弧菌速消”。
总结:广大养殖户要做好塘口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