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标准化迎来黄金窗口期
2016年是李剑创立餐饮品牌新辣道的第十三个年头。十三年里,主打鱼火锅的新辣道越做越大,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100多家门店的大型连锁品牌。
像新辣道这样成功的餐饮连锁品牌,国内并不多见。原因是,餐饮企业想做大,上游的产业化程度必须比较高。否则企业体量变大后,为了提升效率,就不得不切入上游,自己整合供应链。这将导致企业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幅增加。上游供应链专业化程度较低的现状,严重压低了国内餐饮企业的天花板。
为了支撑旗下100多家连锁门店的运营,新辣道不得不投资数亿元打造工厂和生产基地。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相比活鲜运输模式,可以降低10%的原材料损耗。此外,相比分散加工的方式,还可以节约10%的人工成本。自建供应链使新辣道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李剑却认为,这并不符合社会分工的规律。
思虑再三后,他决定把新辣道积累的供应链能力剥离出来,在此基础上做延展,成立一家专门的餐饮供应链企业——信良记。而他本人也卸去了新辣道总裁的职务,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新公司的运作当中。
李剑做出这个决定有几点考量。一方面,中国餐饮业消费需求旺盛,行业总体规模超4万亿,想象空间足够大。另一方面,餐饮业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开始重视效率。与此同时,外卖产业的发展也对餐饮企业的出餐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从需求端催生了上游供应链的产业化发展,而冷链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则为之创造了条件。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李剑认为,中国餐饮行业的to B生意已经迈入了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瞄准机会后,他决定从新辣道时期最熟悉的鱼虾蟹贝等水产品的标准化入手,着力把小龙虾打造成超级大单品。以此为起点,推动中餐的标准化。
关于中餐标准化,信良记投资方钟鼎资本的合伙人汤涛有一个观察:中国餐厅和西方餐厅相比,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菜单太长,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现场完成。而西方餐厅一般菜单都很短,容易把菜单里的产品标准化,很多品类可以在工厂或者中央厨房加工生产。这样的产品将来做连锁化和复制也更容易。
钟鼎资本合伙人汤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