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开春管理

   2022-08-16 网友投稿3000
核心提示:近两年随着小龙虾养殖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小龙虾养繁分离养殖模式推广的越来越多,但是自留种养殖模式作为最简单的养殖方式依旧在各地区盛行。本文根据近几年各地区的养殖实践经验,对小龙虾自留种养殖模式

近两年随着小龙虾养殖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小龙虾养繁分离养殖模式推广的越来越多,但是自留种养殖模式作为最简单的养殖方式依旧在各地区盛行。本文根据近几年各地区的养殖实践经验,对小龙虾自留种养殖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观察虾苗

开春后水温回升,虾苗和成虾开始活动摄食,建议投喂后晚上到池塘或稻田观察龙虾情况,天晴时连续观察2-3天,以便进行更好的池塘管理,缺苗时早补苗,苗多时多投喂,抓紧投喂至3cm以上时出售部分虾苗,有利于促进早出成虾,成虾多的池塘早起捕上市,减少对虾苗摄食生长的影响。

图片

图1  观察虾苗

二、水质管理

开春早期温差大,水温低,3月份精养池塘水位建议维持在1米以上较好,有环沟的池塘或稻田养虾平台水深大于60公分。同时多肥水,深水肥水不仅有利于保温,还可以预防青苔,提供天然饵料,促进龙虾摄食,龙虾发病率也低,生长速度也明显加快。

三、投喂管理

1、早期投喂至关重要,充足的营养可以保证虾苗快速生长,增强幼苗的体质,提高虾苗御寒能力,减少蜕壳损伤,避免龙虾残食,出现大虾吃小苗的现象,早投喂可以促进龙虾早上市,赶早虾卖高价。

2、早期投喂建议以开口饵料为主,饵料粒径不要超过1.5为好,根据池塘虾苗规格大小,提供合适的饵料;若投喂玉米和黄豆类饵料,需要经过破碎后投喂,不建议直接投喂,不利于虾苗摄食。

3、定时定点投喂,同时搭建简易食台,方便查看吃料情况,合理调整投喂量,可以有效减少浪费和污染。

四、及时解毒,定期补钙

1-2公分的虾苗在营养充足的条件下,通常5-7天蜕壳一次,小龙虾蜕壳是一个吸水膨胀的过程,如果此时水质条件差或者缺钙,严重时会引起小龙虾打洞、上草、爬坡甚至死亡,直接影响小龙虾的成活、蜕壳和生长。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毒素来源有秸秆及青苔腐烂、倒藻、杀青苔、杀虫、底泥释放、含有毒素的外源水等,平时及时使用“碧水安”解毒调水,稳定水质,减少毒素对小龙虾的正常摄食和生长,定期使用“活力钙”促进小龙虾蜕壳硬壳。

五、控制养殖密度,加大增氧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合理密度,一定的池塘条件对生物的承载量是有限度的,当池塘承载的生物对水质的污染超过池塘调节能力时,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养殖问题。高密度养殖小龙虾,易出现底质水质恶化、小龙虾缺氧上草死亡及水草大量被夹断等情况。每年4月底小龙虾开始发病,前期养殖密度过高和长期低氧是导致小龙虾发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进入5月前要加大增氧力度,及时起捕一部分小龙虾,减少养殖密度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

图片

图2  起捕小龙虾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