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水池色要怎么管理?虾池水色常见的情况

   2019-09-11 网友投稿佚名4210
核心提示:  虾池水色是指由溶于池水中的物质(悬浮物或胶状物)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颜色。而其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池水中的藻类)的繁殖是形成

虾池水色是指由溶于池水中的物质(悬浮物或胶状物)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颜色。而其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池水中的藻类)的繁殖是形成水色的主要原因。因此,水色往往反映了虾池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养虾专业户说的虾水池色是什么?虾水池色要怎么管理?

良好的水色意味着水中藻类的适当生长,这些藻类的适当生长对虾的养殖作用是多方面的:


1.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促进物质循环;


2.吸收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 害物质;


3.在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致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稳定、平衡水体中生物组成;


4. 通过浮游植物一浮游动物食物链给刚下池的虾苗提供天然饵料。


5.提供对虾隐蔽的活动场 所,使其避免太阳光直射造成的危害。


养虾专业户说的虾水池色是什么?虾水池色要怎么管理?

虾池水色常见的情况有:

1.土黄混浊色,池水中浮游生物较少而泥沙含量较高。一般不会对虾造成太大的影响。


2.绿茶系水色,主要是由绿藻形成优势种群而决定,包括浅绿、浓 绿、黄绿等。绿色水系稳定则虾的体色鲜嫩、体壮。若绿色水系变成墨绿色或酱油色时,则表明绿藻类衰退并开始死亡,这种老化绿藻的代谢物有毒,会影响虾的生长并致病。


3.褐色 系水色,主要是由硅藻形成优势种群而决定,包括浅褐、褐色、暗褐等。褐色水系若维持透明度在30厘米~50厘米,则是非常理想。的水色,虾苗的成活率将会大大提高。而一旦硅藻老化,则很容易造成水变和虾病。


4.危险色,硅藻类过度繁殖后若池水得不到更新,则会出现大量死亡,继之是甲藻类、原生动物、夜光虫、轮虫等大量繁殖,而使水色呈红色、粉红色、酱油色、乳白色等。该情况很容易导致虾病且很难用药治疗。


5.清瘦水,池水透明度过大,达到80厘米以上甚至可见底。其形成的原因是:一是底质有问题,营养盐或个别元素缺 乏并使施肥无效,造成天然饵料贫乏;二是浮游藻类大量死亡,藻体大量沉淀;三是池底石莼菜、浒苔等大型底栖植物大量繁生,使得游生物减少。该水对养虾不利,往往出现虾个体小、皮厚、产量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