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舒新亚教授在第十三届合肥龙虾及稻虾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表示小龙虾养殖业现今进入“技术决定效益”的时代,今后的比拼将表现在“技术、苗种、模式”方面。因此技术要创新!苗种要人繁!模式要多样化!那么如何争取高效益?答案是“出早苗、养大虾、创高产”!
小龙虾产未来业发展趋势为苗种科学化、技术标准化、加工精深化、模式多样化。预计未来3-5年小龙虾餐饮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人民币以上。实际上,小龙虾产业现状具有近创新、跨界、生态、产业化、养殖面积快速扩张、总产量缓慢增长的特点。单产与实际高产相差悬殊,高产养殖技术普及远远不够,急需普及。
首先,熟悉小龙虾的基本特性,才能养好小龙虾!
夜行性:
白天躲藏在深水区光线较暗的角落、草丛或洞穴中,夜晚出来摄食活动。“白天看不见,晚上出来多”,因此,我们投喂、观察都应该在晚上进行。
掘洞性:
小龙虾在繁殖期和越冬期喜欢掘洞,并且掘洞能力较强,因此堤埂面要宽,以防打穿、漏水、跑虾。
攀援性:
小龙虾爬行能力较强,阴雨天气或水体出现缺氧、污染和缺食,就会爬出水面。因此岸上要有防逃网,水下进排水口也要注意防逃。
杂食性:
大规格的成虾和幼虾喜食肥嫩多汁的植物,因此养殖小龙虾要种好水草。在不同生长阶段食物都要多样化,喜食动物性饵料。
争斗性:
争斗能力弱,要注意防敌害。敌害防控不好,产量就会很低。只有鱼苗和小规格鱼种可以和小龙虾混养,其他多数常规鱼类到一定规格就有可能会吃小龙虾了。
脱壳习性:
只有脱壳小龙虾才能长大。脱壳时在浅水处,因此养殖水体应有深有浅,水质要良好,食物要丰富,隐蔽物要多,结构要科学。
繁殖习性:
一年一次,在秋冬季繁殖。出苗时间比别人早,上市就早。
高要求性:
小龙虾如果想要生长速度加快,则对PH、溶氧、温度、食物等环境的要求高。比如食物要丰富,隐蔽物要多,水体PH值保持在 7~8.5 ,溶氧在5mg/L以上,最佳温度在17~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