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话题也是我昨天偶然想起来的,上个星期吃小龙虾的时候,偶然吃到一只软壳小龙虾,感觉比普通的硬壳小龙虾要好吃一些,关键是肉多,外面包裹的一层来不及硬化的虾壳柔软得像一层皮,放在嘴里咀嚼有嚼劲,饱满鲜嫩。而硬壳的小龙虾肉质少,虾壳坚硬占据了小龙虾的大部分身体,也就是说,普通的硬壳小龙虾可以食用的部分只有一小部分,很多都被白白浪费了。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抱着一股好奇心,我查了一下,还真有小龙虾养殖户如何养殖软壳小龙虾的话题!我也是比较惊喜,今天也来尝试着分析一下虾田养殖软壳小龙虾的可行性!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由于目前养殖软壳小龙虾的实践很少,所以我这篇文章只是提供一种比较冷门独特的思路,具体养殖效益如何不敢打包票,欢迎养殖户朋友们讨论分享经验和观点,不喜勿喷!
虽然我们这边很少有养殖软壳小龙虾的现实案例,但是在国外,却有很多人养殖成功,尤其以美国和欧洲,软壳小龙虾的市场很成熟,有很多养殖户养殖软壳小龙虾,也有很多消费者喜欢吃软壳小龙虾。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1,软壳小龙虾相比硬壳小龙虾,可食用的部分占据到80%以上,比如我做红烧小龙虾的时候,遇见软壳虾,只需要将尾部的肠子(消化系统)拔出来,然后将小龙虾头部的钙石弄出来即可(其实不弄出来也行,只不过吃的时候要小心,钙石很硬,不小心吃到就会磕牙)。剩下的都是可以食用的部分,里面的虾黄和和虾腮都可以吃,我吃的时候是连皮带肉,就像嚼有弹劲的牛肉一样,够劲。与之想对比的硬壳小龙虾,虾壳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加上虾爪子,真正能够吃的那部分虾肉和虾黄只占整只小龙虾的20%左右,其他部分吃的时候顶多就是吮吸上面的一点佐料,站在消费者角度来看,其实是不划算的,虽然从深加工角度来看,虾壳可以提取优质的虾壳素,同时吃剩下的虾壳和头部可以加工成饲料和肥料,但是以上两种小龙虾加工产业目前为止并没有全面发展起来,因此目前的小龙虾上市之后,大部分都流进了即时消费市场,流进了餐饮市场。所以,在消费市场,软壳小龙虾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2,软壳小龙虾在蜕壳之后的24小时之内,虾壳都是皮质的,很柔软,由于是刚刚蜕壳,因此这些软壳小龙虾时非常干净的,无论是表面还是内部,吃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特别清洗,简单洗过之后就可以下锅烹煮,而硬壳小龙虾清洗起来的繁琐层度,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深有体会,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1,从小龙虾生长角度来看:小龙虾作为甲壳类生物,它的生活习性和螃蟹基本一样,都需要通过不停的蜕壳来生长,具体来说,小龙虾的蜕壳与水温营养以及小龙虾自身发育有密切的关系,离开母体的幼虾一般5天左右蜕壳一次,后期虾苗蜕壳的时间间隔一般在10天左右。水温高,饵料充足,发育阶段早,蜕壳间隔短,反过来越长。小龙虾的蜕壳时间一般在夜晚,人工养殖条件下,有时候白天也会蜕壳,但是很少见,主要集中在晚上,附在水草上面蜕壳。蜕壳的时间跨度一般在10分钟—40分钟之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体格健壮的小龙虾蜕壳时间相对比较短,刚蜕壳的小龙虾全身软绵绵的,虾壳还是皮,24小时之后,虾壳会硬化。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刚蜕壳完毕的小龙虾,是没有任何防御力的,也无法行动,因此很容易招到天敌的伤害和攻击,出水只有超过2个小时就会死亡。
2,从小龙虾的生长周期来看:小龙虾是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会影响小龙虾的活动觅食和蜕壳,当温度达到10°以上的时候,会出来活动,并开始蜕壳,当温度达到33°的时候,为了躲避高温的伤害,会进洞避暑。进洞之后的小龙虾时不会蜕壳的,小龙虾的生长旺季在5月份—6月份,而一般虾苗在四月份出水活动,经过1个多月的生长,基本达到性成熟,也达到了上市规格,进入五月份之后,水温会逐渐升高,对小龙虾顺利蜕壳的条件提高了要求,要求水质比较好,溶氧量充足,水草丰富,而高温天气下,水质相对不好控制,所以这个时候小龙虾蜕壳之后,稍不注意就会死亡。因此,如果要保证软壳小龙虾的存活率是关键。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3,如何保证小龙虾同时蜕壳?也就是小龙虾蜕壳的时间要基本保持一致:我相信大部分小龙虾养殖户都在下地笼捕捞的过程中遇见过少量的软壳虾,这种情况下,软壳小龙虾的捕捞量是无法形成规模的,这样也就无法大量产出软壳小龙虾,无法上市,原因也很简单。大部分小龙虾养殖户,都是坚持自繁自养的养殖方法,这样就会导致小龙虾的生长时间或者说是生长周期不协调,不一致,就会导致水体里的小龙虾蜕壳时间和周期不相同,也就无法形成养殖规模,无法产生经济效益。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1,使用蜕壳素来加强小龙虾的快速顺利蜕壳:使用蜕壳素的目的是为了让小龙虾在蜕壳的过程中安全顺利,避免出现蜕壳困难死亡的现象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在养殖过程还应该给小龙虾补充钙质,让小龙虾吸收充足的钙质来蜕壳生长。在日常投食的饵料里面添加适量的蜕壳素以及骨粉,促进小龙虾顺利蜕壳。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在高温天气下,小龙虾食欲下降,不愿意吃饵料的时候,可以采取给水体补钙的方式来给小龙虾补充蜕壳必须的游离钙,高温天气下,不推荐使用生石灰补钙,因为有可能对小龙虾构成伤害,可以在虾田(塘口)投放一定量的螺蛳,这样可以给水体补充钙质。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2,针对蜕壳时间,建议投放小龙虾种苗的时候,选择规格相差不大,同一时间投放,这样可以保证小龙虾蜕壳生长的时间大体一致,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大面积捕捞。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3,任何时候,要想养好小龙虾,必须首先要保证虾田(塘口)的生态环境正常,溶氧量充足,水体透明度适中,水藻生长正常,水草丰富,底层淤泥尽量保证不要太厚,因为小龙虾属于底栖性生物,很多时候喜欢在底层活动,淤泥太厚,虾壳上面很容易沾附大量的泥垢和有机物,导致蜕壳困难。其次,小龙虾养殖,水草的移栽管理很重要,水草的作用,大家都不会陌生,今天只说对小龙虾蜕壳的影响,小龙虾蜕壳基本上都是附在水草里蜕壳,主要是为了预防天敌的伤害,其次是为了保证蜕壳的时候安静无打扰。水草的选择也很重要,小龙虾蜕壳一般在伊乐藻和水花生里面是最好的,因为这两种水草生长繁殖的时候都是一团团的,并且根茎盘根错节,适合鱼虾栖息。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4,最后一点,是难点:一方面小龙虾蜕壳之后,最多24小时,它的虾壳就会开始硬化,由皮质开始变成软壳,这个时间是不好掌握的,所以养殖户必须时刻留意小龙虾时什么时候开始蜕壳的,要尽量在软壳虾期间将小龙虾捕捞上来,一旦超过期限,软壳虾开始硬壳,就失去意义了,通过我前面的分析,掌握小龙虾的蜕壳规律,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其次,由于小龙虾刚蜕完壳,附在水草里面是无法活动的,加上免疫力低下,所以用平常的地笼,指望这些刚蜕完壳的小龙虾主动爬进地笼是不可能的,而一旦时间超过,小龙虾虾壳就会开始硬化,就失去捕捞软壳小龙虾的意义了,所以,如何大量捕捞这些软壳小龙虾才是真正的难点,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我想到的是,用虾推去水草里面能不能将这些软壳小龙虾捕捞上来,这种方法我感觉能将部分软壳虾捕捞上来,但是不能全部捕捞,而且用虾推的过程中,对那些没有半点活力的小龙虾也是一种伤害,一旦受伤,基本上会死亡,所以也不是最好的办法。
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软壳小龙虾呢?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和可能性?
通过我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养殖软壳小龙虾的关键是如何解决捕捞难得问题,这里需要朋友们讨论,分享自己的灵感来集思广益。何况,软壳小龙虾即便是当时卖不完,也可以冷冻起来,由于有肉,即便是寒冷的冬季,也有消费市场,所以,我认为养殖软壳小龙虾,比普通的硬壳小龙虾更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