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小龙虾到处都打洞,养殖的小龙虾看不到多少洞?

   2019-09-02 网友投稿4800
核心提示:  龙虾繁殖打洞的季节大多数都是在7-9月份,在这之前是龙虾交配的最佳时节,交配完后的龙虾就开始大量的打洞,最后雌虾都是在洞里完成受孕和产卵,还有包括很多没有脱离雌虾的小的虾苗也是在

  龙虾繁殖打洞的季节大多数都是在7-9月份,在这之前是龙虾交配的最佳时节,交配完后的龙虾就开始大量的打洞,最后雌虾都是在洞里完成受孕和产卵,还有包括很多没有脱离雌虾的小的虾苗也是在洞里慢慢成长。那么为什么感觉野外的龙虾洞会多一些呢?我个人认为这个跟水位有很大的关系;在野外的水沟水位不是很固定,有时候高也有可能过几天又低,说不定几天下雨后一段时间又涨起来了。

  龙虾打洞有一个很奇怪的原则,那就是龙虾很喜欢根据水位的高低来打洞。它们都是沿着水位的上方一点点的位置打洞,只要是一涨水把洞淹没了它们就会跑出来又往上打,水位下降后它们就会又跑下来。所以在这一方面养殖的池塘就做的比野外好,因为我们会随时关注水位水质,不会存在水位高低变化多端的情况,所以自然龙虾的洞就比较规律比较少了。

  无论是人工养殖的小龙虾还是野外生长的小龙虾,只要适合条件,都会打洞。

  小龙虾为什么要打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水温的变化,高温时打洞,进洞栖息避暑,低温时打洞,进洞栖息抱卵。由于小龙虾是变温动物,同时也是甲壳类生物,所以,它的体温是随着外界的气温变化而变化的,当水温达到30°以上的时候,小龙虾生长会变得缓慢,同时,会有益为了躲避高温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就会打洞,进洞避暑,或者栖息在水草茂盛的地方。同理,在低温天气下,小龙虾为了避寒,也会提前打洞,进洞过冬。

  2.小龙虾的繁殖特性,决定了小龙虾在龙虾洞里面产卵抱籽,所以性成熟之后的亲虾,一旦到了抱卵的时候,就会大批量进洞,减少出来活动的概率,大家可以仔细观察,9月份前后,大部分小龙虾都先后落洞,即便是想放地笼捕捞,效果也不怎么样。

  3.当水质恶化,不利于小龙虾正常生长繁殖的时候,比如水体缺氧,水体有机物过多,水体浑浊,透明度大减,有害病菌大量滋生的情况下,小龙虾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可能会浮水逃跑,也可能会打洞进洞来避免问题水质对自己造成的伤害。

  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那么在选择EM菌菌中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哪么针对以上的分析如何才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养殖效果呢?

  1.针对水质恶化引起的小龙虾打洞求生的现象,必须先好好解决水质恶化的问题才行,使用化学药品改底消毒杀菌,然后通过换水,开增氧机增氧的辅助工作,最后再利用生物菌恢复水体正常的微生物循环,避免小龙虾进洞,因为小龙虾只有生活在正常的水体里面,长大后才干净,规格大,品相好,长期生长在淤泥和洞里面,难免品相差,规格小,浑身脏兮兮的。

  广谱杀菌剂纳米银能针对超过650种以上的细菌和病毒,超级纳米银拥有独家制粒技术,将银制成5—7nm的微小颗粒,可直接穿透细胞,银的粒径越小,穿透力越强,直接进入细胞内部,破坏细菌、病毒等的官能团,强效杀菌消毒!纳米级颗粒直接穿透细菌的细胞膜,使其失去活性,不直作用于苗种,安全无刺激。

  2.根据小龙虾的生活习性,秋冬季小龙虾大部分进洞产卵抱籽的时候,为了让小龙虾多补充一些营养,增强免疫力,顺利过冬,在低温天气下,天气暖和的时候,尽量保持高水位,同时可以适量投食一些饵料,一来给水体增温,二来,放水淹洞,刺激小龙虾出来活动觅食,这样可以加快幼虾孵化的速度,让明年开春早出虾苗和幼虾。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必要元素,人类每天也需要补充大量的维生素。由于人类肠道的构造,消化能力较强,一般的维生素制造为普通的颗粒即可。但是水产动物,如小龙虾、螃蟹和南美白对虾等动物肠道较短、吸收能力较差,因此维生素的颗粒越小越容易吸收。国外最新的技术是将维生素制造为纳米级别的颗粒,这样水产动物的吸收率就大大提高。其次,纳米级的维生素水溶性好,无论是拌料还是泼水使用效果都要好很多。

  3.开春之后,当气温达到10°以上的时候,建议降低水位,提高水温,刺激虾苗和幼虾提前出动活动觅食,提前生长,有助于成虾提前上市,卖个好价钱。

  总结:

  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小龙虾,它们的生活习性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由于人工干预的原因,人工养殖的小龙虾生长周期缩短,繁殖的数量和质量都比野生环境下的小龙虾要高。具体针对小龙虾打洞的现象,这是由小龙虾天然的底栖性和掘洞习惯决定的。

  小龙虾一年四季都要打洞,春天,小龙虾会在洞口堆上很多新泥。这时大概洞穴深能达到40厘米左右。

  夏天:当天气很炎热时,小龙虾会离开水面找地方打洞,白天在水面上晒水或者躲在洞中,和深水的地方,晚上出来找食物。一般深度在30厘米左右。

  秋天:小龙虾交配比较密集的季节。小龙虾会在洞中抱卵和孵化幼虾,母虾在洞里面不在吃东西,直到小虾可以出洞,洞深大概在50厘米左右。

  冬天:当水的温度小于10度,小龙虾会继续打洞,然后到洞中冬眠。在春天来到,水温合适的时候才会陆陆续续出洞。深度一般在90厘米左右。

  小龙虾一般都在晚上打洞,白天一般情况下是很少打洞的,打洞还是要选择软的地方,喜欢找靠近水边的地方,水边主要是保湿效果好。在离开水面的地方打洞较多,水下面很少,水草丰盛的地方也是很多的打洞选择地,水草多的地方,洞口很难被发现。防止天敌,保温,保湿的效果换气的效果更佳,打洞基本上都由公虾完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