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提前红壳的原因及应对方案!

   2019-09-16 网友投稿佚名6240
核心提示: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小龙虾会从青壳变成红壳,按照常理来讲,小龙虾变成红壳应该是性成熟的表现啊,那么小龙虾提前变红壳是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小龙虾会从青壳变成红壳,按照常理来讲,小龙虾变成红壳应该是性成熟的表现啊,那么小龙虾提前变红壳是不是就代表着提前性成熟呢?

小龙虾提前红壳的原因及应对方案!

  其实并不是小龙虾红壳就代表着它性成熟了,红壳的小龙虾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性成熟的小龙虾会呈现为红色,另一种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产生脱壳频率不高,虾的色素长期作用于甲壳,导致甲壳呈现红色,且甲壳的硬度比较高。这是小龙虾为了对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逐渐进行的自我保护的特征。所以非性成熟的红壳的小龙虾体质往往会不好,脱壳的频率不高生长的速度就相对来说比较慢。

  小龙虾好像不管是多大规格的,都有可能出现青壳虾和红壳虾,有的是刚出塘的仔虾也是红壳虾,那么这个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小龙虾种群物种退化,容易导致小龙虾变红。老塘口每年育苗只用原塘虾不投放种虾,所以塘里虾子很容易近亲繁殖,导致小龙虾苗种退化。

  2、池塘密度过大,无论是苗塘还是成虾塘,当超过一定密度时,小龙虾就非常容易变红。具体这个密度在多少合适呢,还是要结合塘口环境来定。一般情况下一亩地6000尾就差不多了。

  3、投喂不足缺食,营养单一时,由于营养不足,小龙虾容易变红。投喂过量蛋白质过高的饲料,造成营养过剩,龙虾也容易早熟红壳。

  4、长期缺氧或者亚缺氧,小龙虾容易变红。小龙虾生活于水体底层,一旦水体缺氧,底层水相比其他层水最先缺氧,所以小龙虾更容易缺氧。当小龙虾连续3-5天缺氧上草时,小龙虾就极易变红。

  5、池塘底质恶化,底臭、底脏,小龙虾容易变红。同上,小龙虾属于底栖动物,底质环境不好小龙虾不舒服,为了保护自己,小龙虾很容易红壳。

  6、水体环境变化大,比如天气突变,经常大换水,龙虾为了保护自己尽量不受环境影响,导致龙虾应激性红壳。

  7、池塘水位浅、水温高,小龙虾容易变红,这是目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适宜水温(22-30℃)内,水温的升高有利于小龙虾生长发育,但水温超过30℃时,其生长反而受阻,同时会诱导其性腺提前启动成熟发育,这和在动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积温”效应、物种的繁殖延续规律有关。

  8、当水草过少时,没有了水草来遮光降温,水温高,龙虾很容易红壳,另一个是水草少了,龙虾没有了躲避,脱壳藏身之地了,龙虾为了尽快蜕壳,保护自己,所以会提前红壳。

  9、龙虾自身体质不行,阻碍龙虾脱壳,也会容易红壳。

  那么如何做才能尽可能的避免龙虾提前红壳早熟呢?

  1.水位控制

  根据温度,水草长势,龙虾长势去调节水位。

  2.水草的密度

  种植时水草覆盖率在20%-30%,水草最高峰时不要超过60%,定期护草。

  3.底质管理

  定期改底,清除底部残饵粪便,耗氧的有机质等,间接提高溶氧。

  4.水质管理

  定期解毒肥水消毒, 换水时不要一次性换太多。

  5.苗种管理

  无论原塘虾多与少每年都要引进一些优质种虾,避免近亲繁殖,导致苗种退化。

  6.饲料投喂

  投喂量一定要跟得上,多观察龙虾吃食情况,前期虾子小时可以投喂30蛋白的龙虾饲料,后期28蛋白的就可以了。

  7.密度

  龙虾密度一定不能过大,每亩6000尾就差不多了。有的老板考虑到龙虾成活率,想着多放点,小龙虾成活的多一点,产量高一点,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8.龙虾体质

  定期的给龙虾补充一些维生素微量元素,保肝护胆,抗病毒的内服产品,提高龙虾的免疫力,抗病能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