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不同放养模式技术总结

   2019-10-09 网友投稿3410
核心提示:小龙虾味道鲜美,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为提高养殖效益,本文总结了龙虾不同养殖模式的放养特点以供参考。一、主养小龙虾模式1.秋季放养亲虾模式8-11月,按雌雄比3 :侮亩放养体长13cm左右的亲虾1000尾,使其

小龙虾味道鲜美,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为提高养殖效益,本文总结了龙虾不同养殖模式的放养特点以供参考。

一、主养小龙虾模式

1.秋季放养亲虾模式

8-11月,按雌雄比3 :侮亩放养体长13cm左右的亲虾1000尾,使其自然交配产卵,翌年3-5月捕捞繁殖过的亲虾上市销售。由于雌性亲虾有抱仔”护幼习性,可依据捕捞到的雌性亲虾的数量,按每尾抱仔”150尾估算稚虾数量,控制留池稚虾1.5~1.8万尾亩,进行成虾养殖。该模式需要注意控制水位,宜采用分层降水和- -次灌满的原则,即亲虾放养后逐步降低水位,直至浅水区近乎F池,深水区水位在10cm以下,迫使亲虾在池坡上打洞,抱卵越冬。翌年2-3月, 将水位提升至1m,使洞中抱卵虾同时入池产卵,保证稚虾规格一致, 6月下旬即可起捕。

的图片 第2张

2.秋季放养稚虾模式

9-10月放养体长1cm以上的稚虾1.5~1.8万尾/亩,同一池塘一次放足。 稚虾放养前用3% ~5%的食盐水浸浴10~15min,由于个体小,易缺氧,浸浴时注意增氧。入池前用池水浇淋5~ 10min,以降低稚虾入池

后的应激反应。水深控制在70~80cm越冬,翌年2-3月水温回升,逐步降水深至40~50cm,规格达30g/尾即可捕获。

3.春季放养幼虾模式

2-3月放养体长3~4cm的幼虾0.8~1万尾/亩,同一池塘-次放足。 幼虾下池前用食盐水浸浴,浸浴后将幼虾轻放至浅水区水草较密的草头上,促其自行进入水中。池塘初次注水约50cm,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加高水位,5月每亩放养规格约200g/尾的鲢、鳙鱼种150尾, 6月即可捕捞小龙虾,捕大留小。该模式平均每亩可收获小龙虾180~220kg,鲢鳙鱼180~200kg。

4. 一年双茬放养模式

3月放养体长约5cm的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幼虾08万尾/亩,5-6月初全部捕捞;7月上旬以相同的方法放养第二茬,8-9月捕大留小上市,未捕完的抱卵虾,至第二年34月繁殖过后起捕上市,此时虾规格更大,售价更高。

5. 一年三茬放养模式

3月下旬-4月上旬,每亩放养良种塘口的越冬苗4000尾左右,宜用鲜质碎粒小杂鱼与虾用颗粒饲料轮换投喂,投喂星为全池虾重的5%左右,放苗45天后即可下网检查,规格达25g/尾即可起捕。起捕前停食一天,下网时在网上投撒鲜碎鱼粒,以提高起捕效率,-次捕尽。然后清杀野杂鱼。5月下旬-6月上旬每亩放养体长6cm左右晚春苗3500尾左右,于9月初河蟹上市前起捕上市。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每亩放养体长3cm左右秋繁的早苗5000尾左右,随着温度下降,逐渐降低投喂量,水温低于10C时,停食,注水,使小龙虾高水位越冬。

 

的图片 第3张

 

二、混养小龙虾模式

1.小龙虾与鱼种混养模式

3月下旬-4月上每亩放养体长3~4cm的幼虾2000尾, 5月每亩再放养水花鱼苗3~5万尾或夏花鱼种1~2万尾,放养品种主要为鲢、鳙、鲫鱼。夏花入池前主要投喂小龙虾配合饲料;入池后以鱼种培育为主,投喂鱼种配合饲料。6月份即可起捕小龙虾,捕大留小。鱼种年底起捕上市或并塘越冬。该模式平均每亩可收获小龙虾40~50kg,鱼种800~1000kg。

的图片 第4张

2.小龙虾与成鱼混养模式

9-10月每亩放养体长约13cm的亲虾150~200尾,冬季放鱼种,放养品种主要为鳊鱼、鲫鱼、鳙鱼、鲢鱼等,规格不超过200g/尾,或者在3-4月放养鱼种,50g左右的鲫鱼1200尾、鳊鱼200尾,200g左右的鲢鳙鱼300~400尾。4月底5月上每亩放体长2cm左右的幼虾1~1.5万尾或体长3~4cm的幼虾0.8~12万尾,该模式平均亩产成鱼700kg,小龙虾40~-50kg。

3.小龙虾与河蟹混养模式

(1)以小龙虾为主在上年9- 10月每亩放养1cm左右的稚虾1~1 5万尾或23月每亩放养体长2 ~ 3cm的幼虾1~12万尾, 5月放养经强化培育的12g左右的蟹种200~ 300只/亩,每亩搭配放养鲢鳙鱼种50尾。该模式平均亩产小龙虾100~120kg、河蟹10~15kg。

(2)以河蟹为主2月每亩放养规格7~8g的蟹种500只左右,3月份放养体长2~ 3cm的幼虾5000尾左右,搭配100g左右的鲢鳙鱼30尾/亩,该模式-般亩产河蟹30kg、 小龙虾40~50kg.

虾蟹混养可提高养殖效益,但目前也面临种质退化导致的成虾规格偏小、密度难控制导致的夏季池塘水质恶化、白斑综合征病毒病频发等问题。需设增氧机、加强水草管理,定期开沟、“打头", 保持水流通畅。小龙虾蜕壳不同步,河蟹蜕壳基本同步,因此河蟹蜕壳期适当加大高蛋白饲料投喂星,减少虾蟹互相残杀。

4.虾蟹鱼混养模式

秋季每亩放养13cm左右亲虾(雌雄比3: 1) 4000尾,或体长3~4cm的幼虾6000~7000尾,5g左右的扣蟹约400只,10cm左右草鱼20尾,鲢鳙鱼60尾, 5~8cm鳜鱼30尾,搭配3~4组雌雄比为2 : 1的2冬龄鲫鱼,使其自繁产卵孵化,作为鳜鱼的饵料鱼。该模式-般亩产小龙虾200kg, 河蟹40kg,鲢鳙鱼80kg,鳜鱼15kg。

三、种养结合模式

1.小龙虾模式

4月中下旬,选择优质藕种,每亩栽植600~700株,5月下旬每亩放养体长3~4cm的幼虾2500~3000尾。该模式一般亩收藕1000kg,小龙虾50kg。也可秋季放养亲虾10~ 15kg/亩,在次年藕长叶前起捕。2.茭白套养小龙虾模式

10-11月每亩放养13cm左右的亲虾500尾左右,其自然繁殖, 3月下旬4月初移栽附有2~3蘖、并3~4片叶的茭白秧苗,5月再搭配放养200g/尾草鱼鱼种50尾或鲢鳙鱼鱼种15~20尾。3.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1)稻虾连作

上旬可起捕。

的图片 第5张

选择中稻品种种一季稻谷,8-9月水稻收割前,或10-11月水稻收割完毕后即灌水,每亩放养13cm左右的亲虾500~600尾,翌年5月中稻插秧前,起捕小龙虾,未捕尽的,下半年在中稻收获完毕后留作种虾,继续养殖,直至商品规格。

(2)稻虾共生

水稻秧苗5月播种, 6月移栽,栽插1 5万穴/亩左右,使小龙虾有个通风透气的生活环境, 9-10月每亩放养规格5g/尾小龙虾75kg。刚放入稻田的小龙虾为适应环境,会在稻田或沟系中乱爬,对刚活稞的秧苗产生破坏,因此,最好于进水口处开挖深1m、坡度1 : 25的暂养池,既保证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又便于强化培育,提高成活率与上市规格。

的图片 第6张

四、自然水域增殖模式

主要是河道增殖小龙虾模式

在适合增养殖的河道两端用4道高60cm、宽80cm带飞檐的拦河地笼网设置养殖区,地笼长度依河宽而定。4月 在养殖区放养体长3~4cm幼虾1500尾/亩,放养时将幼虾缓慢放入水深1m左右,水草茂密处使其自然生长,3个月后在养殖区放置小型地笼,抽检小龙虾生长情况,捕大留小。

五、注意事项

除了放养前清塘,防杂鱼、防逃,种植水草等常规工作外,不论采用何种模式养殖小龙虾,适当降低放养密度,提高放养规格可降低互相残食,提高养成规格和收益。小龙虾虽耐低氧喜高氧,但水体溶氧低于2. 5mg/L,则摄食减少,低于1mg/L则停食,或将身体露出水面摄食,养殖期间切记不能忽视溶氧。勤换水不仅可以保持水质清新,流水的刺激也能使小龙虾生长加快,规格提高。闷热天气捕捞小龙虾时,小龙虾在地笼中不宜超过6小时,否则应激会引起死虾,影响上市。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