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小龙虾养殖生产管理要点

   2020-03-12 网友投稿4260
核心提示:一、疫情期间小龙虾养殖生产管理要点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小龙虾养殖产业又处于苗种繁育以及放苗前准备的关键时间。在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防疫规范要求的前体下,我们在田间操作、投

一、疫情期间小龙虾养殖生产管理要点

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小龙虾养殖产业又处于苗种繁育以及放苗前准备的关键时间。

在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防疫规范要求的前体下,我们在田间操作、投入品采购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群聚集,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提前做好生产规划、因地制宜抓好生产,同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1、饲料投喂

由于去年是暖冬,仔虾离开母体早,一旦不能及时得到充足的食物,势必造成相互间的残杀,影响存活率,同时随着天气转暖、水温升高,幼虾对营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及早投喂。

(1)饲料品种

以全价硬颗粒料为主,有效蛋白含量在34%左右,颗粒直径小于2.0mm,不宜投喂膨化料。

(2)投喂方法

日投喂1次,下午16︰30~17︰30,全池撒喂,投喂区域以浅水区为主,投喂要均匀,水草茂盛区不宜投喂。

(3)日投喂量

日投喂量根据气温、水温及摄食情况每日均要适时调整,并不是固定的量,一般投喂后3小时进行检查,以略有剩余为佳。

2、及时捕捞

捕捞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温室大棚繁育的养殖户,一是及时捕捞出亲虾(仔虾基本已经离开母体);二是及时捕捞出达规格(3克/尾以上)的虾苗,向大田转移,防止棚内密度过大,同时早放苗也有利于商品虾早上市;

(2)对于普通的稻虾养殖户,同样要及时捕捞出亲虾(仔虾也基本已经离开母体),防止争空间、争饵料。捕捞时及时观察存田幼虾的密度,如若过大,必须进行分田养殖处理。

3、水质调控

(1)保持水位稳定,不宜过深,有利于水温的提升及水草的生长,随着气温的上升逐步缓慢的加深水位;

(2)适当多次、少量施放经发酵的腐熟有机肥,施放量根据水质肥瘦而定,一般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

(3)适度改底。现在多数稻田由于水草栽植不久和冬季水量的限制,稻田水位往往较浅,在稻秆顶部附近,加深水位后,随着外界温度逐步升高稻秆腐解加快,形成厌氧环境,产生腐解物质,对稻田小龙虾产生影响,要采用微生物菌剂、适量微量元素进行适度改底和增强营养。

4、水草养护

保持水草的总覆盖率在30%左右,不宜过密,对于多余的、死亡的水草必须及时清除;对于水草不足的要及时移植。

5、青苔防治

目前青苔大多附着在田面上,在3月前,可用硫酸铜防治,用量:每亩小于300克,用法:硫酸铜溶于水后用喷雾机直接喷洒在青苔上,使用后大约3天,泼洒肥料肥水。

6、及时增氧减少应激

寒冷天气,观察养殖稻田(池)水面结冰情况,及时破除1/3以上的结冰,促进水气交换;降温前及温度回升后,打开增氧机或进行其他增氧方法,促进上下水交换,保持稻田水质清爽。并根据稻田小龙虾田间情况做好病害防控。

7、巡池

坚持每天多次巡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要注意的是,随着气温的升高、幼虾的生长,池塘内的密度会越来越大,一定注意池塘的溶氧量,防止缺氧,及时打开增氧设施。

二、疫情防控期后小龙虾养殖注意要点

疫情防控期后,天气回暖,生产逐步恢复,小龙虾养殖生产工作要抓紧,尽量不延误季节,具体注意要点如下:

1、种水草

没有及时种草的塘(田),在田面上种尹乐藻,可以用点垛式栽种,每垛尹乐藻直径30~50㎝,行株距8m×12m,也可在田面上抛洒带土轮叶黑藻芽孢。

2、施肥调水

根据养殖水体的肥力,施放肥料,肥料以经发酵的有机肥为宜,使养殖水体透明度在30~35㎝;在3~4月养殖水体水深(田面上)控制在30~40㎝,5月后水深控制在40~50㎝。

3、苗种放养

苗种来源以就近为原则,越近越好;苗种要求,规格相对整齐,清洁光亮,活力好,无残肢;放养规格150~300尾/㎏为宜;放养量每亩放养5000~6000尾,放养时间3~4月,5月~6月尽量不要放养苗种。

4、饲料投喂

饲料应以配合饲料为主,根据生长特点,要求幼虾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34%,粒径1.5mm左右,成虾的饲料蛋白质大于30%,粒径2.0mm左右,饲料溶散时间3小时以上。日投喂1次,傍晚17~18时,投饲量吃食情况进行调整。

5、日常管理

(1)水草养护。早春要浅水、施肥、早投饲,促进水草生长,夏天水草旺盛时要定期刈割,避免水草老化死亡,引起水质变化。

(2)早晚巡塘。观察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活动、摄食、蜕壳和死亡等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定期测定水温、透明度、溶解氧、pH值等水化指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高温季节应开启微孔增氧设施,通常晴天下午1:00~2:00开机1~2小时,晚上12:00后开机到6:00,闷热天气或出现浮头现象要及时开机增氧。

(3)定期检查、维修防逃设施。遇到大风、暴雨天气更要注意,以防损坏防逃设施而逃虾。

(4)做好塘口记录。塘口记录专人负责,记录内容详细,数据翔实,记录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总结性的语言。

6、及时捕捞

由于小龙虾个体生长发育速度差异较大,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捕大留小,稀疏存塘虾量,苗种放养后一般1个月就可捕捞,通常用地笼诱捕,地笼网目5厘米以上,捕出的虾≥30克/尾;捕捞时要轻、快,经地笼网捕出的虾一律不要回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