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饥饿感驯化:在前面的基础上,还要对野苗进行最初的饥饿感训练。这个管理措施不是永远的,主要是开始驯化的步骤。因为野生小龙虾在野外生存的过程中,因为生存环境的限制,形成了吃腐烂生物的习惯,所以对于养殖户而言,要改变这种摄食习惯,就要想让小龙虾产生饥饿感,然后开始定点定量投喂人工饵料,我们致力主要是黄豆。让小龙虾强制性改变它的食腐和摄食习惯。从而实现良好的摄食习惯,一般这个过程持续半个月左右就行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野生的小龙虾虾苗在摄食习惯上面,有着很多缺点,具体表现为池腐烂的饵料,同时贪食抢食。所以养殖户需要可以来引导小龙虾往正常良好的摄食习惯上转变。除此之外,野生小龙虾的领地意识比人工养殖的小龙虾要更加明显,所以我们还要对野生小苗进行领地意识的转变,请朋友们接着看下去。
1,好动性:小龙虾都具有领地意识,但是同时小龙虾的游泳能力比较差,行动也算不上快,因此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小龙虾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移栽水草,来圈养它们。这种情况下,人工养殖的小龙虾会栖息在水草里面增加了活动空间,因此也就不会四处乱串。
2,好斗性:小龙虾好勇斗狠是出了名的,这一点和螃蟹劣势。只要有机会就会自相残杀。一般来说当养殖密度太大,饵料不足的情况下都会发生小龙虾自相残杀的现象。而且野生小龙虾在这一点上面表现的更加明显。
1,增加活动空间:
(1),合理移栽水草:水草的其他作用相信朋友们都不会陌生,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其中水草还能够为小龙虾提供额外的活动空间。我们这里常用的水草是伊乐藻,水葫芦以及水花生。这些水草尤其是水花生和伊乐藻,根茎叶盘根错节,弯弯曲曲,而且呈现团状,能够为小龙虾提供额外隐蔽安全的栖息活动的地方。而且将不同的小龙虾物理隔离开来,减少了接触自相残杀的机会。注意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水体里面的各种水草的覆盖总面积要达到30%的比例才行。伊乐藻主要种植在浅水种植区,水花生一般移栽到环沟周边。
(2),增大养殖水体的斜剖面:这里有一个常识需要向大家说明,就是计算小龙虾的活动空间的大小的标准并不是以水平面的大小为标准,而是以养殖水体浅水水容量为标准的。因为小龙虾属于浅水鱼虾,因此,增大环沟的斜坡面积可以有效增加小龙虾的活动空间,而且有助于保土防止田埂和塘埂坍塌。
2,定点投喂饵料:
(1),原因:因为野生小龙虾所处的生存环境饵料来源不丰富,同时也不具有连续性,因此才会造成野生小龙虾贪食抢食以及营养不良的现象。所以人工养殖条件下要对小龙虾进行定点投食饵料的习惯,让野生小龙虾形成定点均匀摄食,全面补充营养源的摄食习惯。
(2),具体措施:补充蛋白质以黄豆为主,虾苗阶段以豆浆和豆粕为主。成虾阶段以整黄豆为主,其次为了加快小龙虾的生长速度和营养全面摄入,还要坚持投喂商业膨化或者颗粒饲料,补充小龙虾生长过程中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投喂的时间一般是早晚各一次,低温和高温保持每天一次。
除此之外,养殖户还要做好养殖水体的肥水培藻工作,这样培育出来的天然适口水藻和浮游动物也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丰富了小龙虾的饵料来源,更是可以给小龙虾补充其他稀缺的营养源。最后再和朋友们分享一下野生小龙虾是如何破话养殖水体和生态环境的。
一,表现形式:
1,夹草:习惯成自然,野生小龙虾由于长时间的饵料来源不充足,所以养成了夹食水草的摄食习惯,所以野生虾苗投放到从水体里,最开始的一旦时间肯定会频繁夹草,这是避免不了的。对于养殖户来说在后续工作做好的前提下,首先要有心理准备。发现夹断的水草要及时打捞上来,同时保证及时投喂饵料,一段时间之后,小龙虾虾苗就会恢复正常。
2,掘洞:由于野外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所以小龙虾处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在大部分时候打洞来躲避伤害。同样这种现象也会在养殖水体里面持续一段时间。而养殖户需要做的就是保证田埂解释,够宽够高,这样不至于让这些野生虾苗将田埂打穿。
1,水草移栽多样化:保证水草移栽多样化,一方面也就保证了水草存量多,小龙虾即使是夹草也夹不完。其次水草品种多样化,有助于调节水质,给野生虾苗提供充足的植物性饵料,夹草也不影响养殖环境的严重恶化。
2,增氧保持水循环:野外生态环境以及人工养殖环境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机质酸化问题,在有机质等量的前提下,溶氧量是否充足就成了关键。因此在人工养殖前提下,投放这些野生虾苗之后,时刻要注意溶氧量是否充足,除了水草和藻相要处理好之外,还要利用增氧机来时刻给水体紧急补充氧气。
总结:
就好比红壳了的小龙虾虾苗一样,只要管理方法得当,也会变为正常的青壳虾苗。野生虾苗一样可以让它们适应人工养殖环境,摆脱不良的习性,长成规格大,漂亮的商品小龙虾。所以,对野生小龙虾的驯化应该引起养殖户朋友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