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技术 成功养殖要注意把好这8关

   2020-05-06 网友投稿7880

池塘养殖小龙虾成功关键

一、把好水草栽植关

在虾池内应栽植复活型水草,以沉水植物(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为主,漂浮植物(空心菜、水浮萍等)为辅,适当搭配部分挺水植物(蒿草、芦苇等)。在浅坡处栽植伊乐藻,深水处栽植轮叶黑藻、苦草、空心菜、水浮萍等,在浅滩处栽植芦苇、茭白等。水草覆盖率应达到50%,过稀应及时补充,过密应人工割除。

二、把好苗种放养关

放养的小龙虾苗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活动力强,附肢完整,无伤无病。放养虾苗规格应达0.8~1厘米,小龙虾种规格应在3厘米以上,放养密度应合理,同一塘口放养规格应一致,一次放足。小龙虾苗种放养前需用3%~4%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以杀灭致病菌和寄生虫。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增加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益,可搭配放养部分花白鲢鱼种,放养规格为100克∕尾、密度为100尾∕亩。在养殖池塘内放养花白鲢鱼种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三、把好饲料投喂关

小龙虾属杂食性虾类,尤其喜食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婪,摄食量大。因此,投喂的饲料营养要全面,投喂量要适中。若投饲量不足,则影响生长,甚至会造成相互残杀;若投喂量过大,则造成饲料浪费,还会污染水质;若投喂的饲料营养不全面,则会造成因营养不良,引起蜕壳不遂,影响生长。在高密度养殖时,以投喂小龙虾配合饲料为主,虾苗和虾种刚入池时,可通过施肥、追肥,在养殖池内培育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供其摄食;幼虾阶段投喂配合饲料的蛋白含量应大于30%,成虾养殖阶段饲料蛋白含量应在26%以上,每日投喂2次,早晨、傍晚各投喂1次,早晨于日出前投喂,傍晚于日落后投喂,以傍晚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70%;日投饵量主要依据存塘小龙虾总重量来确定,3~4月份及10月份以后,日投饵量为虾总重量的1%~3%,5~10月份是小龙虾正常生长季节,日投饵量为虾总重量的5%左右,一般天气晴好时应多投喂,高温闷热、连续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时则少投喂;大批虾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后多投喂。投喂应坚持“四定”原则,即:定位、定量、定时、定质。具休的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色及小龙虾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控,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宜。

四、把好水质调控关

保持良好的水质,有利于小龙虾的健康生长。每7~10天加注新鲜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保持水质清新、洁爽;每10~15天使用生石灰对水体消毒1次,用量为10千克∕亩,方法是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调节pH值在7.5~8.5之间,使水质保持为弱碱性;定期使用EM调水王和底质改良剂等微生物制剂,降低池塘内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改良水质和底质,将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平时应经常开启增氧设备,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五、把好蜕壳管理关

小龙虾的幼体变态、步足再生及其生长,总是伴着蜕壳而进行。小龙虾只有蜕掉坚硬的外壳后,才能达到生长的目的。因此,脱壳期是小龙虾生长的关键时刻,抓好脱壳期间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主要应做好以下三点:一要调控好水质,保持水质清新。二要投喂充足,营养全面。三要养护好水草,过盛应人工割除,不足应及时补充。

六、把好病害防治关

小龙虾病害防治应坚持“防病为主,治疗为辅,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采取严格的清塘消毒、投放优质苗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投喂新鲜饲料、定期投喂药饵等技术措施,可有效预防虾病的发生。一旦小龙虾发病,应使用国家允许的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渔药对症下药及早治疗。

七、把好敌害侵入关

小龙虾主要敌害有水老鼠、青蛙、水鸟及一些凶勐肉食性鱼类。这些动物均能捕食小龙虾,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消灭。对于肉食性鱼类,可以在进水过程中,通过密网拦滤,将其拒之于养殖塘口之外。对鼠类可用鼠夹、鼠笼捕猎猎杀;对于鸟类可在池边设置一些彩条和稻草人进行恐吓驱赶。对于蛙类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夜间进行人工捕捉。

八、把好适时捕捞关

小龙虾在经过2个月左右的饲养后,虾体规格可达50克以上,此时可开始捕捞,将大规格的虾起捕上市销售,降低池内小龙虾的密度,促进小规格的虾快速生长。捕捞工具有虾笼、地笼等。

小龙虾养殖池水质的管理技巧

小龙虾养殖水质管理是关键,小龙虾养殖池水质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管好水源,定水质

在养殖中,水源是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着水质条件和养殖成败。一般水源条件要求水源稳定、充足、清洁、卫生、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同时要求注、排水方便,且单排单注。在注、排水口要建好拦鱼网具,既避免敌害生物及野杂鱼入池,又可防止各种养殖品种的逃逸。夏季发生洪水的机率较大,故必须管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搞好过滤设施建设,确保排灌自如,堤岸不容易冲毁。

二、合理施肥,培育水质

肥料多寡影响着虾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变化。在养殖时,也可以通过适度育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培育出良好的水质条件,辅助养殖品种的生长。基本原则是施足有机肥、控制无机肥、不施生肥。一般情况下根据水质掌握,5~6月以施有机肥为主,每7~10天一次:7~9月以化肥为主,每4~6天施肥一次。对于养殖龙虾等为主的池塘,应根据池水水质情况及天气情况施肥,一般要求水质透明度在30~40厘米。同时注意一次施肥量不宜过多,每亩水面用氨水8~10千克,在使用氨水时,应用河泥和水稀释,比例为1∶10∶50混合后全池泼洒,也可根据水温、水质情况施用生物肥,包括EM菌、光合细菌等,保持水质良好。

三、科学投喂,稳水质

夏季小龙虾生长最为旺盛,饲料投入较多,对水质影响很大,应把握科学投喂的原则,稳定好水质,以免造成危害。在投喂时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天气晴好,水质清新,摄食旺盛时可适当多投;反之,则酌情少投或不投。早春季节,通常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河蟹饲料),适当搭配一些鲜活的杂鱼等,精饲料以在投下2小时内吃完为度;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2次,上午9~10时及下午5~6时各投喂一次,同时也可以投一些麸皮、玉米、水生植物等。要严格控制上午小龙虾浮头时投喂和夜间投喂,以免造成病害。精饲料要求营养全面而且充足,宜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饲料;鲜活杂鱼、螺蛳、贝类要求适合口味,无毒无害,避免投喂霉变饲料,在饲料品种上讲究粗精搭配。

小龙虾属杂食性,较贪食。在高密度养殖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绝大部分养殖者都以投喂精饲料为主,而忽视了对青饲料的投喂,造成产出的小龙虾品质差、产量低,难以卖出好价钱和取得好效益。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坚持“荤素搭配,精青结合”的投喂原则,以避免“红壳虾”、“铁壳虾”、“钢壳虾”的出现。一般上午投喂水草、南瓜、山芋等,投喂量以投喂后3小时左右内基本吃完为宜;下午投喂玉米、小麦、螺蚬、杂鱼和蛋白含量为35%以上的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存塘虾总重量的5%左右。投喂水草、陆草时,应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溶液或2~3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20~30分钟后再投喂;投喂螺、蚬等动物性饵料时,应用清水冲洗干净,选取活体投喂;玉米应煮熟后投喂,小麦应浸泡发芽后再喂。投喂的配合饲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和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的规定要求。饵料投喂时采取沿池埂边和浅水田板边多点散投。具体的投喂量还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质、水温和虾的蜕壳、摄食、生长及水草生长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调整。鳜鱼享有“生态鱼”之美誉,以池中的鲜活野杂鱼为饵,发挥清野增效作用;鲢、鳙鱼被养殖者亲切地称之“水体清洁工”,主要摄食池中的浮游生物,以控制池水肥度,防止池水富营养化,发挥“调水鱼”的作用,均无需单独人工投喂饲料。

四、定期调节水质

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加之投喂施肥量较大,各种养殖品种排泄量大,极易污染水质,故应加强水质调节。常用调节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定期加注新水。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3。在池水恶化严重时,宜采取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整个夏天池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2.使用增氧机。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一般在晴天的下午2~3时开机增氧,有浮头危险时也可开机增氧。

3.药物调节水质。可用生石灰定期调节水质,一般每20天按每亩用生石灰10~1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一次,也可以增加水中游离钙的含量,帮助小龙虾脱壳。

4.严格预防缺氧。应及时清除池塘或饲料台上的残饵、污物,防止水质污染。在池塘发生浮头时,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5.轮捕控水质。夏季随着小龙虾养殖快速生长,池塘水产品载货量大幅上升,水质恶化的概率愈来愈大,此时注意搞好轮捕,释放水体空间,控制好水体的载货量,达到调控水质、防患与未然的作用。因为到夏季时各种养殖品种生长较快,所以应做好轮捕工作,捕大留小,均衡上市。

只要注意好这几点小龙虾养殖技术,就大大提高了养殖小龙虾赚钱的机会,祝大家养殖成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