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与鳜鱼轮作技术试验

   2020-05-12 网友投稿4440
核心提示:小龙虾与鳜鱼轮作技术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条件试验塘口位于开化县碧珍家庭农场内,池塘面积8亩。水源充足,水深约1.5米,池底平坦,淤泥10~15厘米,进排水独立且排灌方便。塘埂底宽5米、顶宽2米

小龙虾与鳜鱼轮作技术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条件

试验塘口位于开化县碧珍家庭农场内,池塘面积8亩。水源充足,水深约1.5米,池底平坦,淤泥10~15厘米,进排水独立且排灌方便。塘埂底宽5米、顶宽2米左右,塘坡度为1∶3,塘埂四周设置防逃网。

2.放养前准备

(1)清塘消毒:上年池塘干塘后,充分曝晒10~15天,注水10~15厘米,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60~100千克/亩,以彻底清除野杂鱼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2)种草调水:清塘后1周种植伊乐藻,株距3~5米;放养前7~10天注水0.8米(进水全部要求60目过滤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利用微生物制剂EM菌1瓶(10千克装)兑水泼洒进行水质调控,促进水草成活生长及培育轮虫等饵料生物。

3.苗种投放

(1)虾苗投放:3月10日,虾苗下塘前用盐水消毒,放养密度为30~50千克/亩、规格4~6克/尾(表1),放养前全池泼洒V C 200克/亩,提高虾苗下塘后的抗应激能力。

(2)鳜鱼苗投放:6月15日,放养50克/尾的鳜鱼苗25尾/亩(表1),下塘后用碘制剂全塘消毒1次。

表1 试验池放养、收获情况

4.饲养投喂

虾苗下塘后第2天起以0.5千克/亩黄豆磨制豆浆,全池泼洒,连用4~5天,丰富生物饵料,同时辅以适量配合饲料。小龙虾养殖中后期以投喂蛋白质含量28%的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麸皮、玉米等自制混合料。总投饲量 4%左右为宜,每天早上8点、下午4点共两次。经常观察虾吃食、蜕壳情况,蜕壳前需用离子钙全池泼洒。鳜鱼主要捕食残留虾、野杂鱼虾等活饵料,5月开始不进行虾塘除鱼,塘中杂鱼作为鳜鱼的饵料。平时注意水草管理和调控水质,及时冲换水防缺氧。

5.日常管理

(1)巡塘:做到勤巡塘,特别是下半夜和天气闷热时,适时开启增氧机,同时观察鱼虾活动、摄食和生长情况,及时捞除池塘中残饵及杂物;认真填写养殖生产记录,详细记载苗种放养、施肥调水、饲料投喂、病害防治、捕捞销售等情况。

(2)水质调节:在高温季节每隔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20%,视天气情况每隔15天交替使用1次生石灰和微生物制剂、底改产品,以调节水质和改良底质。

(3)病害防治:在病害流行期,一般每15天采用碘制剂、二氧化氯等进行病害预防。消毒一般在晴天上午进行,适时开启增氧机。

二、结果

经过近一年的养殖生产,试验池塘小龙虾产量960千克,鳜鱼产量90千克。总产值6.2万元,养殖成本为2.1万元,净利润4.1万元(表2),效益高于常规养殖模式。

表2 试验池塘收获及效益情况

三、讨论和分析

1.小龙虾与鳜鱼轮作养殖模式对小龙虾当季养殖及产出影响甚小,并且能为刚下塘的鳜鱼苗提供较为充足的饵料虾(生长缓慢、体弱病残的虾),有效地提高了鳜鱼苗成活率。

2.小龙虾养殖塘中种植有比较充足的水草,不仅是虾、鱼集中栖息场所,而且能为鳜鱼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方便鳜鱼捕食饵料虾、鱼,对鳜鱼生长十分有利。

3.初试小龙虾与鳜鱼轮作养殖,鳜鱼苗放养量偏少,而且未增投饵料鱼,因此,原塘残留虾、鱼资源利用程度和鳜鱼养殖产量还不足。下一步计划鳜鱼苗放养增加至100~150尾/亩,同时考虑配套饵料鱼的培育,以获取更为理想的养殖效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