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更要重视改底,池塘改底究竟是在改什么?

   2020-07-10 网友投稿佚名6930
核心提示:  夏季池塘易出现氨氮、亚盐浓度超标,蓝藻爆发等现象,这些症状与底质恶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养殖池塘底质主要由残饵粪

  夏季池塘易出现氨氮、亚盐浓度超标,蓝藻爆发等现象,这些症状与底质恶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养殖池塘底质主要由残饵粪便、动植物遗体、矿物质以及微生物等组成,它既是池塘水体的“能量库”,又是“污染源”、“病原库”,池塘底泥本就是一些寄生虫和条件致病菌的的温床,一旦底质恶化,这些寄生虫及致病菌就会趁机大量繁殖,继而引发一系列病害。高温季节稳水控水,改底先行!   那么改底是在改什么?池塘改底的本质就是减少池塘“氧债”,提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还池塘一个稳定环境。 高温季节更要重视改底,池塘改底究竟是在改什么?   1、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就是用来反映水体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宏观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电位越高,氧化作用越强,说明池塘处于一个物质循环畅通的状态,效率高。氧化还原电位低,还原性强,说明物质循环不通畅,厌氧作用占主导,中间产物多,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就出来了,引起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吃食减少甚至中毒。   2、池塘“氧债”   所谓“氧债”即水体缺氧,池塘中光合作用和人工机械增氧,氧都是从上往下扩散的,水中溶解氧含量由上到下逐渐降低。而池塘中的大多数耗氧因子,尤其是那些主要来自死亡的藻类、生物絮团、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质,都沉淀在池塘的底部。   它们在池塘底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得底部对氧的消耗特别大,因而更进一步加大了底部溶解氧的不足。在这种条件下,厌氧生物(厌氧菌)非常活跃,产生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有机质无氧分解产生大量还原性物质及有害气体。   这对鱼类和池塘其他生物影响很大,一遇天气突变上下水体夜间急剧对流,氧债爆发性偿还,使整个水体严重缺氧,鱼类无法生存,往往浮头、严重浮头、泛塘,也易引发鱼病。   归根结底池塘底质重点还是清还“氧债”,提高氧化还原电位。氧债低了,电位高了,就能加快物质循环,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处于动态平衡中,池塘生态系统才能相对稳定、良性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