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随着一部电视剧的开播,“深夜食堂”成了吃货们口头最热的词汇——
“你心目中的深夜食堂究竟是什么样子?”
“不管怎样,不会把香肠切成章鱼形状再吃,不会半夜跑到饭馆点泡面。”
是啊,路边的苍蝇馆子,夏天的大排档,啤酒烤串,沙县小吃……那些地方,才是中国人的深夜食堂。
在这里,城市边缘人的故事没有上演得那么轰轰烈烈,相反都是些平淡逝去的瞬间。这些亲眼见证或亲身经历的故事,也许我们会记住一辈子,反复“玩味”吧——
@有个小星球哎
出差半夜会去沙县小吃点一碗小馄饨。一个深夜碰到一对情侣,女孩子哭到眼线都晕开,对着两人面前仅有的一碗炒面放声大哭,我只听清了一句:“我陪你走不下去了,买这碗炒面是我最后的钱。”男生全程无言,但是等女孩子跑出门后,我看见男生手捂住了眼睛。
@沙人狂魔R
前年冬天,得了抑郁,割腕以后痛得心慌,打个出租去医院,捧着手狂哭,司机后座被我弄得全都是血,到了医院还带我去处理,生意都不要了,带着我去吃了一顿饭,他一边哭一边说:“十来岁的小姑娘,人生路还长呢,千万别冲动,千万别学我女儿。”
@颜子昱-Viggo
麻辣烫店里一个女生在结帐的时候正好跟男生打电话“你都不陪我吃饭,害我一个人吃十几块的麻辣烫…”这时候老板正好大声说“你这个三十二!”。
@老唐同学
某个星期六的晚上,八点,我在一家米粉摊子吃粉,店里的客人只有我一个,老板在盘算着一天的收入,煮粉阿姨在偷闲聊天,然后走进一个穿着西装套装的小姐姐,坐到了我对面,说“今天我失恋了,可以和你一起吃吗”
@
麻辣烫店里,一个姑娘一个人在吃。过了一会有人打她手机,姑娘:在吃麻辣烫,你过来付钱。又过了一会来个男的,是她丈夫,听他们对话,应该是姑娘跟婆婆吵架,生气跑出来吃饭了,连钱包都没带,丈夫劝了她几句,就去付钱:50块?你吃啥了吃了50块!?姑娘边吃边笑
没有夜生活,不走进市井的小食堂,你也许永远接收不到这样活色生香的生活。它让我们扼腕叹息,也给足你悸动和惊喜。每个城市都有独一无二的深夜觅食指南,杭州自然也有着别样的活色生香——
曾制霸湖州街十年——洪涛烧烤
在杭州夜宵圈里,洪涛烧烤的名气是响当当的。2003年,湖州街蔡马新村,洪涛烧烤开业,掀开一代传奇的序幕。
老板李洪涛,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家都叫他“老大哥”。主卖的是烤肉:一个炉子,几块碳,再盖上一个烤盘,堆上五花肉、肥牛、瘦牛、酸菜、洋葱、韭菜、土豆……地方虽然逼仄,但量大价低味道好,再加上老大哥独家调制的调料,生意就这么火了起来。
最初,来这里吃的都是城院的学生和一些住蔡马新村的出租车司机,后来名气大了,什么样的食客都有:家业显赫的亿万富翁,叱咤绿茵的中超球员,迎来送往的自由职业者……这是杭州的夜宵摊中常见的一景:开豪车的跟开电瓶车的坐在一起,相视一笑,大快朵颐。
孤独女酒鬼推荐——品
JOJO跟我说,这座城市实在太多情,他干调酒师这行十多年,辗转过天南海北。从业以来调过12杯喝哭了客人的酒,其中6杯都在杭州。4女2男。JOJO说,他相信人的五感都与情绪相通,因此味觉也会让人动容。
大概有一秒钟的时间吧,JOJO的眼神,有点像《食神》里做出黯然销魂饭的史蒂芬·周。
我看着JOJO,说,那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可能,就是,酒太难喝了。
JOJO说,哈哈哈。你等等,我先把这两杯吉娃娃做了。
在杭州,吉娃娃是个传说。
小龙虾觅食地——望江门
小龙虾一年火过一年,新开的馆子,店面越来越大,装修越来越时尚,但是我们最怀念的还就是那一口市井味,望江门小龙虾的魅力也就在于这种接地气。
从望江路的一头望过去,最先看到的就是“阿根龙虾”——它的招牌是整条街上最大最闪亮的,整个店招围着灯带,旁边摆着霓虹灯牌,上面写着“龙虾烧烤”几个字,先声夺人。
这是一家没有店名却以门牌号红遍杭城的小龙虾馆,每天傍晚5点开始排队,可以一直热闹到深夜2点以后……
一辆神秘的小车——C螺吧
如果你也是夜行动物,且活动范围常年在黄龙附近,那么你一定听说过一辆神秘的小车,每晚十二点左右出没在黄龙各个夜场门口,车一停,他们就噼里啪啦,沿着马路摆开五六张小方桌。每张桌子上都有一盏能给手机充电的小台灯。
一般第一波客人,会在凌晨出现;接着夜场散场,大概两三点,会有第二波客流;到早上四五点,早班的差不多出来了,夜场的工作人员也差不多散场,这是第三波客流。再零零星星加上外卖,真正收摊,天也基本亮了。
本着“能好好吸螺绝对不多比比”的方针,一桌人吸吸嘬嘬相顾无言,只留下一堆螺壳,以及关于这辆车的都市传说——
传说中别人家的食堂——浙报食堂
每个从大学时代走过来的人,都喜欢打趣说食堂菜是中国第九大菜系,主攻黑暗料理。但是浙报食堂从来不整那些个幺蛾子,只有花样不断翻新的面食点心冷热菜品,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夜宵档口的酸菜鱼和小龙虾。
晚上10:00,吃过晚饭的人差不多到了该饿的时间,没吃晚饭的人已经憋得五脏六腑都发出哀鸣,这个时候报社的深夜食堂就闪亮登场了。加班到了这个辰光,不下楼去食堂溜达看看,有什么值得打牙祭的,都对不起工作到了深夜的努力劲儿。
酸菜鱼可以说是夜宵档的明星菜品了,汤汁是浓郁的乳白色,表面飘着金黄色的油花,雪白的鱼片连着青色鱼皮在汤面冒着尖儿,表面撒着鲜红的干辣椒和嫩绿的葱花。
夜宵的菜色这么与时俱进,食堂经理宋飞来功不可没。宋师傅的父亲是著名艺术家宋宝罗。他已经在食堂干了7年,为了让食堂有更多的特色餐品,他曾经特地打飞的去武汉学习热干面。为了改进食堂肉包的出品,专程跑去舟山某高级酒店学习当地小笼馒头的包制手法。
去年夏天,宋师傅还带着手下的厨师,两顾茅庐跑去萧山,拜会当地有名的小龙虾馆学艺。龙虾馆的老板和宋师傅成了好哥们,毫不吝啬倾囊相授,于是小龙虾被搬上了食堂夜宵的夏季菜单,大获好评。
说了这么多,然而浙报食堂只对员工开放,外人想吃付现金都不行,只能默默在心里感叹一句:你看看别人家的食堂。